来源:交易门
导语
|
在香港,他是外资行的private banker,做着朝九晚五、高薪体面的工作。一旦过了深圳河,他就是激情澎湃的创业者,和妻子举案齐眉,投资创业,同进共退。
“无谓君”,80后,秀秀气气,唇红齿白,土生土长香港人。
无谓君有多重身份。阳光下,他是外资投行私银部banker;月影中,他是激情澎湃创业男,活跃陆港的专栏作家。他热衷探讨互联网、O2O、创业新经济,文风犀利,论证严密,常引古论今,中西互博,见解独到。
无谓君讲一口字正腔圆、听不出半点香港腔的普通话。在我的“港人讲普通话”排行榜里,他可以轻松挤进前三。他的小伙伴曹晋波告诉我,无谓君不仅普通话讲得360度无死角,日语水平也相当惊人,连日本出租车司机听了他的日语,都以为他是本地人。
半年多前的一个深夜,我第一次打电话给无谓君,请教问题。他正开着他的深港两地牌车从香港前往深圳。那时我常去深圳吃饭剪头探亲,但都是从湾仔码头搭乘单程45港币的大巴,第一次遇到有真人用这样高级的通勤方式去深圳,我立即对无谓君和他的深港两地车牌,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日日通勤深港对无谓君来说,其实是家常便饭。因为虽然在香港上班,但无谓君大部分时间住在深圳。
不相信一见钟情的他,几年前在一次旅行途中认识了来自广东、跟他“三观”十分匹配的一个女孩。这段感情最终修成正果。婚后,他和太太在深圳置下三面下床的大宅。为了更方便地来往深港,无谓君果断抛出100万,购入深港两地车牌一枚,从此轻松穿梭深港,演绎精彩而繁忙的双面人生:
在香港,无谓君是外资行的private banker,做着朝九晚五、高薪体面的工作。一旦过了深圳河,他就是激情澎湃的创业者,和妻子举案齐眉,投资创业,同进共退。
然而“革命”尚未成功,房贷压力山大,创业者无谓君尚不敢全身而退,破釜沉舟。他说,这是香港人的“谨慎”精神。
秉持着这样的“谨慎”,这几年来,无谓君像地下工作者一样,在老板眼皮地下干着自己的私活,冒着被炒鱿鱼的危险,借各种托词,找各种借口,以见客户、出差等各种理由,“欺上瞒下”,做自己的事。
打一份工,创三份业。用膝盖想一想,你也知道无谓君有多拼。有时连他自己也会被自己的“专业钻空子”精神感动。
“在香港压力这么大的城市里,除了用这种方法外,很难搞自己的Start Up,所以,也是因为自己的拼搏精神吧。”讲到这,他也笑了起来。
鱼和熊掌,能否兼得?
香港人的悲哀
无谓君从小憎恶数学、热爱文史,有志于走文青道路。从香港本地知名高中华仁书院毕业后,无谓君前往美国留学。父母一心想让无谓君读工科,但他说自己数学太烂,工科读不下去。最终走了一条现实的折中之路:读金融,辅修日语。
中国内地企业从1993年左右陆续来香港上市。从那时起,香港投行开始逐渐聘请理解中国国情的大陆海归。2003年,无谓君从美国留学归港,已经感受到来自优秀内地青年的竞争。
“我意识到,首先要把普通话弄好,要不就失业了。”还好,无谓君的大学室友来自内地,大学四年,他跟着室友混,练就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此外,面试时,机灵的无谓君不断强调自己的“中国背景”。
无谓君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UBS的林奋强
(前香港行政会议成员,曾任瑞银环球资产管理董事总经理)
手下“打杂”。流着文青血液的无谓君,就这样走上了金融的“歧途”。
“其实香港人挺可悲的,如果你(成绩稍微好一点)不喜欢做医生,那就只有做跟金融沾边的,要不然连房子都买不起。”
讲到这,无谓君停顿了一下。“这个你可以强调下,就是香港人的悲哀。”
他告诉我,自己的同龄人中,成绩最好的,清一色当了医生。第二好的,大部分当了精算师或者律师。很少跳出“医生+金融”的怪圈。
无谓君有一弟一妹,都当了医生。
归港十余年来,无谓君辗转美资、欧资行,做过投行、私行业务,越做越苦,越做越没有满足感,因为哪怕帮客户赚到了钱,也“感觉永远是在帮人打工”。
一个偶然的机会, 笃爱互联网创新经济的无谓君读到了美国知名天使投资人Paul Graham的一篇文章。Graham在文里提出,人们不应该被自己的全职工作所定义,应该把它当成一个“day job”。下班的时间,就做自己的事业。
这段话说到了无谓君的心里。
从2013年开始,受不了投行的“枯燥无聊”,无谓君决定践行Paul Graham的理念,开始创业。
创业No.1
互联网金融中介
简介:
针对内地高净值人士的境外理财、保险、移民、医疗美容的O2O咨询顾问社区。
进度:
“依然在进行,只是没有投钱做推广。”
无谓君点评:
非标准的产品,线上客户获取成本太高。
这是无谓君的第一个创业项目,虽然和自己的“老本行”金融相关,又是通过他颇有研究的互联网推进,但是项目推进地并不顺利。
无谓君总结原因,认为第一是因为自己兼职创业,时间投入有限。第二是因为提供的不是标准化产品,很难通过互联快速累积用户。
创业No.2
O2O高端手工曲奇
简介:
做香港本地生产的高端曲奇,实体、网络双管齐下,针对内地和东南亚的年轻人市场。
进度:
香港实体店已开。曲奇成功登陆新加坡、深圳、北京。依靠口口相传,已在内地市场初步建立口碑。
无谓君点评:
“这次是线上线下并行,慢一点,但防守性也强。不像很多创业项目,烧钱流量就来,不烧钱就没了。”
经历过O2O互联网金融创业项目后,无谓君悟出了一个道理:
“像我这样兼职创业很难,所以必须要跟靠谱的队友一起做。人靠谱、团队靠谱很重要,做什么我倒不care了。”
为了不被老板发现自己在偷偷创业,无谓君在接受媒体拍照时总是裹得严严实实。
无谓君的“靠谱队友”是同样海归的80后香港青年
金融男
,Mr. Rich。饼干以他的名字命名,品牌背后,讲的是他梦到宠物给自己带话,醒来后就亲自动手给老婆做手工曲奇的浪漫故事。
无谓君的饼干团队誓做行业的“颠覆者”
(disrupter)
,他们想要通过个性化的口味,良好的品质
(坚持在香港生产)
,互联网的营销,挑战香港的老牌饼干,比如游客来港必买的珍妮曲奇、小熊饼干。
无谓君说:“中国已经有足够多的中产阶级、白领去承担起轻奢的东西。玫瑰要送Roseonly,煎饼要吃黄太吉,这是个讲情怀的时代,所以这是我们的机会。”
让无谓君感到意外的是,在香港这个“最不适合创业”的地方,他们小小的创业项目居然很快引起好几家本地媒体关注,得到媒体曝光,给了他们莫大的助力。
曲奇团队似乎有点“无心插柳”的味道。虽然规模小,发展地却很快。从去年7月上线,Mr. Rich曲奇团队稳扎稳打,已经在内地有五六名全职员工,香港有四名全职员工。除了入驻各大电商,在深圳、北京等地也进入实体店销售。今年5月,曲奇店在香港佐敦的实体店也正式开业。
在团队里,无谓君主要负责内地市场的线上推广。他认为推广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
“线上推广就是你的硬实力。除了产品要好,成败就在推广上。”
无谓君认为做好推广,需要创造力、执行力,以及对互联网的理解。他本来一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推广人选。直到最近他加入了“黑马会”,立即很顺利地就找到了合适的推广人选:
“所以跟自己wavelength
(脑电波)
差不多的人在一起,很重要”。
无谓君的饼干创业团队
无谓君认为饼干项目很有潜力,但挑战也不小。最艰巨的挑战,就是把曲奇的品牌做起来。
跟无谓君一起投资曲奇项目,跟他认识超过10年的合伙人曹晋波告诉我,无谓君很勤奋,“几乎不需要睡觉”,而且动手能力很强。
曹晋波说:“他把每个细节思考得很透彻,也非常上手,从策划,到执行,到细节都亲力亲为——有时比较偏激,典型细节控。”
曹晋波曾经和无谓君一起去日本旅行。就是他给我爆料,说无谓君日语流利到让出租车司机也听不出他是外国人。但虽然日语水平已经如此好,无谓君回到香港,还继续找老师教他商务日语。
这样的好学精神,让曹晋波赞叹不已。
创业No.3
写作、内容创业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