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通信(申万)指数涨幅1.76%,位居申万28个一级行业中的第13位。个股方面,华工科技、太辰光等涨幅居前。行业层面,运营商集采相继启动,中国移动启动5G SA核心网设备集采,总预算达到25.4亿元。中国联通公布PON设备集中采购中标结果。投资策略上,年报季即将启动,业绩高增长及超预期个股或受关注。此外,继续重点推荐以通信设备、光模块、物联网以及IDC及网络设备为代表的高景气细分领域。重点推荐标的:华工科技、中兴通讯、和而泰、星网锐捷、移为通信、数据港、光环新网等。建议关注:亿联网络、世嘉科技等。
5G产业链进展
化繁为简,广州联通携手华为打造A+P创新方案,开启5G新年新篇章
近日,广州联通与华为携手创新,建设联通全国首个一体化A+P极简站点,以独特优势一揽子破解建网难题。A+P一体化融合5G AAU和900M/1.8G/2.1G无源天线,工程安装无需新增抱杆,直接替换现网4G天面即可,减少新增平台,4G/5G同挂高同覆盖,高位安装有效避免了树木、建筑遮挡问题,4G/5G网络覆盖同时达到最优,且节省塔租,降低整体成本,解决了广州10%以上部署难题,大幅降低站点获取周期。同时,A+P实现联通全制式合一,全频段合一,2G/3G/4G/5G四世同堂一站到底,有效匹配极简建网目标。测试结果表明,A+P替换原有4G天线后,4G网络覆盖和性能未受任何影响,与替换前网络保持一致,同时5G覆盖提升35%,5G性能增益明显。(C114通信网)
山东移动携手华为推出通信行业首个鲲鹏生态开放实验室
2020年1月8日,山东移动携手华为推出通信行业首个鲲鹏生态开放实验室,这是继7月份山东移动CRM能力开放平台成功完成鲲鹏架构IT软硬件部署之后,双方在鲲鹏计算产业生态建设上的又一关键动作。双方将联合计算、存储、数据库、中间件及BSS、OSS等应用软件领域的众多合作伙伴打造基于鲲鹏计算平台的端到端产品解决方案,加速功能、性能验证与商用部署,持续推进IT类系统的降本增效,共同迎接5G及计算多样性时代的到来。(C114通信网)
泉州移动完成福建首个BookRRU杆微站试点,破解5G深度覆盖难题
2020年1月7日消息,泉州移动在惠安县台商投资区行政服务中心,率先开通福建首个BookRRU创新杆微站,利用监控杆快速低成本部署5G业务,现网实测5G下载速率可达880Mbps,成功破解站址获取难题,为打造5G无缝覆盖网络奠定基础。华为BookRRU采用书本式造型,体积小,安装灵活,既可利用现有杆资源(如灯杆、电力杆、监控杆等)安装又可贴墙安装,“见缝插针,大隐于市”,轻松破解站址获取难题,快速实现5G深度覆盖。(C114通信网)
中国首批5G标准发布及产业推动大会在京举行
2020年1月9日,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主办的“5G标准发布及产业推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举行了我国首批14项5G标准发布仪式,这些5G标准涵盖核心网、无线接入网、承载网、天线、终端、安全、电磁兼容等领域,是各方携手合作的智慧结晶,也是5G相关产业加速发展的重要标志。(C114通信网)
运营商集采
9.3
亿大单揭晓!联通公布数据中心交换机设备集采中标候选人
1月7日消息,中国联通日前发布公告正式公布2019-2020年数据中心交换机设备集中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此次集中招标项目共涉及2019-2020年联通总部及省分公司、子公司数据中心交换机设备需求量共计约8027台,采购总预算93194.08万元(不含税)。本次采购数据中心交换机包含汇聚交换机和接入交换机两类。汇聚交换机包含框式汇聚交换机和盒式汇集交换机。(C114通信网)
中国移动启动5G SA核心网设备集采,总预算超25.4亿
1月9日,中国移动启动2020年5G SA核心网移动用户数据设备集采,将采购全国17城市的四融合UDM/UDR设备及NFV虚拟层设备(含虚拟层软件、SDN软硬件、管理与编排器NFVO+以及系统集成)、全国8大区IWF互通网关设备。项目划分成两个标段,其中标段二划分成两个标包,具体标段标包划分如下:
标段一:17城市UDM UDR设备及NFV虚拟层设备;标包1:17城市UDM UDR设备及NFV虚拟层设备;涉及新建四融合UDM/UDR设备3.71亿基础用户(含5000万5G用户)及相应NFV虚拟层设备。该标包的中标人数量为2或3个:若中标人数量为3时,则中标份额依次为66.36%、20.10%、13.54%;若中标人数量为2时,则中标份额依次为75.22%、24.78%。
标段二:全国8大区IWF互通网关设备;标包1:华北、华东南、华南、华中、西南5大区;涉及用户容量2562万5G用户。标包2:东北、华东北、西北3大区;涉及用户容量2438万5G用户。(C114通信网)
中国移动一体化电源产品集采结果:上海汇珏、华为等10家企业中标
1月7日,中国移动2019-2020年一体化电源产品集采项目的中标候选人公示,上海汇珏网络、华为、广东海悟科技、香江科技等10家企业中标。据招标公告显示,中国移动本次集中采购产品为一体化电源,预估采购规模约53873套,最高总预算55170.44万元(不含税),采购满足期为1年。(C114通信网)
华为、中兴、烽火瓜分联通10G PON大单,千兆时代来袭
1月9日,备受业界关注的2019年中国联通PON设备集中采购招标结果终于公布了,华为、中兴通讯和烽火通信瓜分此次大单。此次招标内容为新建10G PON OLT设备共14684台,扩容PON端口108.72万口,MDU 78.74万线等。从此前集采公告中推测出此次华为分得50%左右,中兴分得25%左右,烽火通信分得15%左右,另外的10%动态分配。中标结果显示,第一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62175.68万元;第二名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59509.82万元;第三名: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80306.82万元。(中国IDC圈)
云计算&IDC
青云QingCloud与中标麒麟完成兼容互认证 全方位推动云计算国产化进程
近日,企业级云服务商青云 QingCloud 自主研发的云平台与中标麒麟高级服务器操作系统V7.0 (x86-64)完成兼容性互认证。这是青云QingCloud继与基于国产海光处理器开发的天阔H系列服务器,以及基于鲲鹏处理器的华为 TaiShan 200 服务器等国产 IT产品完成兼容性认证后,又一次重要的产品兼容认证。此次产品兼容性互认证标志着青云 QingCloud 云平台可以完全兼容并支持中标麒麟操作系统,为广大国产操作系统用户上云提供更多选择,向全面支持国产化又迈出了关键一步。(C114通信网)
奥飞数据受益5G流量革命 深耕华南再下一城
奥飞数据1月6日公告,已于2020年1月3日与阿里巴巴签署合作备忘录,锁定华南地区数据中心资源。由公司负责数据中心总体项目实施(包括项目投资、方案设计、工程建设和交付、运维保障)。阿里作为最终使用用户,向公司承租上述机柜资源,机柜计费采用[租电分离]模式。自机房交付验收之日起的8年为机房服务期。根据协议约定,合作期内预估总金额约为5亿元人民币(中国IDC圈)
物联网&车联网
CES 2020|
移远通信展示多款新产品及应用,5G赋能未来可期
1月7日-10日,2020国际消费电子展(CES 2020)在美国拉斯维加斯重磅开启,来自全球的酷炫“黑科技”产品悉数亮相。展会期间,移远通信发布了多款引领行业发展的模组产品,并带来了包括5G、4G、车载、NB-IoT、安卓智能等在内的模组和前沿的客户应用等。同时,移远还携手Qualcomm展示了在5G及车载领域的领先技术成果和最新研发进展。针对5G车联网应用,移远通信共推出三款车规级无线通信模组,分别为5G NR Sub-6GHz模组AG550Q、专用于C-V2X场景的EAP模组AG215S和Wi-Fi模组AF50T,可为汽车提供千兆级云连接、更优的GNSS定位服务和增强的安全性能,以支持车联网和自动驾驶应用不断提高的需求。(C114通信网)
Insight
收购企业物联网安全公司Armis
企业物联网安全领导者Armis宣布已同意被全球软件投资者Insight Partners(Insight) 以11亿美元的现金价格收购,该公司因其扩大行业颠覆者的往绩而备受推崇,以进一步加强其在非托管设备安全性方面的市场主导地位。(C114通信网)
本周专题重点讨论校企改革,原因有二:1)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领域的排头兵,从国内校办企业的定位来看,科研成果转化是其重要作用之一。但是长期以来,激励机制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校企的创新能效未全部发挥出来。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动能转变的过渡期,科技创新在驱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加速高校科研成果转换,加快推动校企改革,释放校企创新活力的重要性日渐突出。2)2020年校企改革将全面铺开,2018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根据“指导意见”规划,改革工作将分为两步推进:第一步,2018年期选取部分高校,先行试点,总结经验;第二部,2020年起全面推开,原则上2022年底前基本完成改革任务。
源起:提升资本运营效率,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国内校办企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国内高校开始掀起校办企业上市热潮,在本次校企改革尚未全面铺开之前,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在内的国内知名高校,皆有相关企业上市。从上市(A股)校企数量来看,清华大学旗下拥有上市(A股)企业最多,达到8家,分别为同方股份、辰安科技、诚志股份、紫光国微、紫光股份、紫光学大、启迪古汉、启迪环境。北京大学旗下的上市(A股)企业共4家,分别为方正证券、方正科技、中国高科、北大医药。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高等院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依托自身优势创办企业,对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高校所属企业事企不分、监管缺位、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资本运营效率不高等问题凸出,给高校资产安全带来风险,对高校持续健康发展造成隐患。在此背景下,校企改革将逐步走向深化,逐步实现高校和下属公司剥离。
方式:清理关闭、脱钩剥离、保留管理、集中监管
从改革方式来看,整体包括四类,分别为:清理关闭、脱钩剥离、保留管理、集中监管。
l
清理关闭。对“僵尸企业”、空壳企业和长期亏损、扭亏无望、不具备持续经营条件的企业,依法依规通过注销、撤销、破产等方式清理关闭。
l
脱钩剥离。对与高校教学科研无关的企业,可结合实际,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程序,整体划转至国有监管机构监管的国有企业或国有资本运营公司,
由高校与接收单位协商签订划转协议,明确各方责权利关系。也可依法依规采取其他方式脱钩。相关收益统筹用于高校所属企业改革成本补偿和学校事业发展。
l
保留管理。对与高校教学科研相关的实验测试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企业,经履行国有资产监管职责的机构批准,可保留并由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统一管理。
l
集中监管。原则上,高校不再新办企业。清理规范后没有保留企业的高校,要关闭注销所属资产经营公司。确需保留的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企业党的建设。要根据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改革方案和改革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体制方案的要求,将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及保留公司纳入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体系。
职责分工与实施步骤:2020年全面展开
职责分工上,教育部、财政部负责中央高校改革的政策指导和统筹协调,各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地方高校改革工作的政策指导和统筹协调,高校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实施所属高校改革工作,会同财政部门等履行国有资产监管职责的机构监督检查改革工作落实情况。
实施步骤方面,总体分为两步走。第一步,2018年起选取部分高校,先行试点,总结经验。第二步,2020年起全面推开,原则上2022年底前基本完成改革任务。
从流程上来看,分为三步骤,分别是全面清理、制定方案、实施改革。
l
全面清理。高校要按照要求,委托具备资质的中介机构,对所属企业产权关系、资产状况、债权债务、人员情况等进行全面清查清理。
l
制定方案。高校要结合实际,科学制定本校改革工作方案,明确改革方式、路径、时间节点、保障措施等,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财政部门等履行国有资产监管职责的机构审批。
l
实施改革。高校依据批复方案,做好资产审计、评估工作,合理确定资产价格,依法依规履行国有资产管理程序。所属企业资产量大、权属关系复杂的高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分步实施,稳妥推进。
当前进展:无偿划转和引资分散成为股权转让的主要方式
截止1月12日,已有11家校企完成了股权转让,从股权转让方式来看,引资分散股权的案例包括5起,无偿划转给国资委的方式供5起,还有一起为引入民营资本带来实际控制人变更,具体转让方式如下表所示:
通信行业方面,涉及校企主要包括紫光股份、华工科技、天喻信息。从实际进展上来看,三家企业尚未发布校企改革具体细节。时间节点上,2020年校企改革将全面推广,我们认为中长期来看,校企改革或将对公司治理结构、员工激励等方面产生正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