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微博第二届超级红人节在上海举办,作为网红领域规模最大的活动,超级红人节现场披露的一组组数据再次让我们不能不去审视微博为什么能成为领先的网红孵化平台,为什么网红的发迹、成长和变现都离不开微博的助力?作为社交媒体平台,微博为什么成为了网红经济的“水电煤”?
多形态内容传播夯实网红经济根基
作为社交媒体平台,微博与其他社交平台最大的不同就是拥有丰富的全媒体传播形态。从图文到短视频到直播到问答,这是四种当下主流的信息传播形态。就目前的社交平台领域来看,只有微博能全面支持和具备这四种形态的融合支撑能力。
这对于网红而言,相当于为其提供了一个全维度的内容基地。因为网红经济的本质属于内容产业,因此,网红要发迹、成长、引爆流行、实现变现,无不需要去生产内容、在与粉丝的互动过程中催生更多的相关内容。而作为拥有图文、视频、直播、问答等不同信息传播形态的微博,恰恰为网红生产和传播内容提供了丰富的形态支撑。换言之,微博作为全媒体社交平台,对网红孵化而言具有天然的优势。
而本次超级红人节上披露的数据也支持这一点。以直播和短视频形态为例,2016年10月到2017年5月,微博上美食和游戏领域直播的日均观看人数增长超过300%,时尚、美妆领域直播的日均观看人数增长也超过100%。在短视频方面,2017年3月网红原创短视频的播放量同比也增长209.4%。
可以说,微博作为天然的网红孵化基地。其正是通过丰富的全媒体形态,为网红经济的爆发提供了积极的助力。而反过来,网红们在微博生产的各种图文、视频、直播、问答等内容,也进一步丰富了微博用户的使用体验,二者良性循环,让网红在滚雪球式的信息传播中成长壮大。简言之,作为唯一具有全媒体形态的社交媒体平台,微博夯实了网红产业发展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根基,打开了网红经济的发展空间。
庞大用户基数助推网红网聚粉丝
除了内容传播形态上的全维度独家优势外,微博之于网红经济的另一助力在于庞大的用户基数。无用户不网红,网红的成长离不开用户以注意力和打赏等形式的投票买单。
具体来看,微博的用户优势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量的优势,二是质的优势。就量而言,截止今年3月,微博月活跃用户已经达到3.4亿,超过了Twitter,日活跃用户也达到1.54亿。如此规模的月活用户,显然足以支撑其网红经济的粉丝规模。
本次超级红人节上披露的数据就说明了这一点。数据指出,截止今年5月,网红在微博的粉丝总量达到4.65亿,比去年同期增长20.6%。随着移动互联网向低线城市普及,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在网红粉丝中的占比也保持增长,达到54.1%。
而从质的方面看,微博的用户有着天然的互动意愿,而且对泛娱乐内容、垂直内容等有着强烈的参与兴趣。本次超级红人节上披露的数据统计表明,网红粉丝中有65.7%同时关注搞笑幽默内容,关注娱乐明星相关内容的也超过一半。时尚、电影、美食、美妆等领域,也进入网红粉丝关注内容的前十名。
由上不难看出,拥有规模和质量兼具的用户群体,让微博平台可以助力网红实现涨粉、与粉丝高质量互动、提升粉丝粘性等,这也是其他社交平台所不具备的。
多场景商业化探索加码网红变现
网红经济发展的至高境界是能在不影响粉丝体验的前提下实现理想的变现。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变现,二是不能因为影响用户体验而为了变现而变现。换言之,变现应该是网红成长到一定程度的自然之举,毕竟,强扭的瓜不甜。那么,如何能做到这种不影响用户体验的变现呢?个中关键还是与平台的质量和优势有关。
以微博为例,上文已经提到其是图文、视频、直播、问答等多形态兼具的全媒体社交平台,因此,为网红变现提供了多传播形态的可能。譬如,视频+电商,直播+电商,以及微博橱窗等,如此视频、直播等组合不仅是用户乐于接受的传播形式,而且也能挖掘出更大的变现可能。因为,用户在微博上看短视频、看直播、进行提问都是一种场景需求,在这些场景中,网红能通过内容的输出带给用户新知,以内容抢占用户心智入口,进而植入的电商或广告就不至于严重影响用户体验,所以,这是网红与粉丝在微博平台的一种共赢,微博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连接器角色。
本次超级红人节上披露的微博橱窗数据就显示,2017年第二季度网红电商累计月日均交易额超过547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6%,在售商品数增长171%。此外,网红通过代言、演艺、培训等线下渠道变现的能力也得到提升。
实际上,微博不仅仅是一个网红孵化器、一个变现连接器,而且还是网红经济的“水电煤”。因为其在网红经济产业链中定位明确,不与红人签约,而是只与MCN机构合作,不涉足交易,只做中间平台,这种定位自然让微博既能为网红提供全形态的社交媒体舞台,也能助力网红实现商业变现。而随着微博在近两三年垂直化布局的深化和对三四线乃至四五线城市的渗透,微博越来越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涵盖不同层级城市用户移动互联网生活的基础设施,其能带给网红经济的价值是全方位的,这也让微博和网红经济的未来更加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