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Autofans
为热爱汽车设计的人分享汽车设计最前沿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Autofans

宝马为何用"直6"发动机?

Autofans  · 公众号  ·  · 2017-12-22 23:14

正文

当您想要选择一辆宝马的时候,如果觉得七系太过于商务化,缺乏驾驶乐趣,而3系局促的内部空间又无法满足您对居家和商务出行的需求,这个时候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宝马5系的身影。宝马5系的定位游走在三系和七系之间,在乘坐空间和舒适度上虽不如7系,但是比起路感清晰的“小个子”宝马3系要好太多了。并且在动力方面历代5系都坚守着直列六缸发动机的阵营,就算如今2.0T发动机大行其道的时候,宝马5系仍然为高配车型保留了直列六缸发动机,这不仅是宝马5系的坚持,也是整个宝马集团的坚持,妥协但不放弃信仰。


让我们先来探究一下宝马直列六缸发动机的起源。众所周知宝马原来是造航空发动机的。其1917年生产的第一款航空发动机就是当时名声赫赫的BMW IIIa,这是一台采用单顶置凸轮轴和水冷技术的直列六缸航空发动机,可能正是这台直列六缸发动机让宝马在后来的100年里都无法割舍对直列六缸发动机的钟爱。


说到这里可能有的朋友觉得这台航空发动机也没什么名气。那么搭载这台航空发动机的战斗机可能会让您改变想法。它就是一战期间交战双方公认最优秀的战斗机Fokker D.VII。德国凭借Fokker D.VII一直在制空权上占有优势,甚至一些协约国的战斗机在遇到Fokker D.VII时只能立即撤退。由于Fokker D.VII强大的性能,在一战结束后协约国要求德国交出所有剩余的Fokker D.VII。


一战后的这种尴尬局面一直持续到1928年,这一年宝马收购了爱森纳赫汽车制造厂,迈出了制造整车的第一步。并于同年生产出第一款宝马汽车-宝马3/15车型。但严格意义上讲这并不是一款真正的宝马。因为它本质上就是一辆爱森纳赫设计制造的Dixi 3/15挂上了宝马品牌。


同时宝马303也成为“双肾格栅”的鼻祖。自此宝马开始了对直列六缸发动机的信仰。接下来让咱们回到主题来聊聊宝马5系的前任New Class车系。


宝马1500包括四门轿车和两门轿跑两种车型。从宝马1500车头的双肾格栅可以发现其沿用了宝马303上的这种设计。车头正面向下倾斜的设计看起来很像鲨鱼的头部,增加了视觉冲击力。两个圆形的大灯就像一双大眼睛。为了增加车型的质感前保险杠整体采用了镀铬材质。


这台代号M10的发动机配合4速手动变速箱可以让宝马1500在15秒左右从0加速到100km/h,相对于这款发动机的体积和排量而言,这是一个在当时非常不错的成绩。并且悬挂采用了相对舒适的调校。宝马5系相对均衡的表现从它的前辈身上已经得以体现。


宝马1800于1963年上市,搭载经过改进的M10发动机,通过增加气缸的直径和发动机冲程将排量由原来的1.5L提升到了1.7L。动力随之提升至90马力和144牛 . 米。变速箱则使用了格特拉克公司提供的5速手动变速箱。随后于1966年宝马1800增加了3速自动变速箱车型,这使驾驶变得更加轻松惬意。


宝马2000上市后,1965年美国ROAD$TRACK杂志通过测试,对其给出了“2.0L同级别操控和乘坐舒适度表现最佳”的评价。做为宝马5系的前辈车型,宝马2000已经展现了它在操控和舒适上的均衡表现。这本杂志也曾经测试过SUPRA并给出了“超级快”的评价。


在宝马2000取得广泛好评后,1968年宝马决定将原有的两门轿跑宝马3200 CS停产,并用New Class平台继续制造两门轿跑车型。就这样宝马 3200CS仅生产了四年就被取代了。


外观上的这些改变让宝马2000c看起来更动感。其使用与宝马2000上相同的2.0L直列四缸发动机搭配3速自动变速箱。两门轿跑车型的上市增添了宝马New Class车系的运动元素。



这种状况虽然在接下来的三年有所好转,但是也只能维持收支持平。直到1963年,也就是New Class车型上市的第二年宝马实现了4%的盈利,并且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逐年攀升。



此外充满运动基因的宝马2002也诞生在New Class平台。同时宝马2002也是宝马三系的“老祖宗”。其搭载M10系列的2.0L直列四缸发动机,可输出130马力和177牛.米的动力。


作为第一代宝马5系,其沿用了New Class上的M10系列汽油发动机。宝马E12在上市初期只有两款三厢车型,分别是配备化油器发动机的520和电喷发动机的520i,其中520i最后的英文字母“i”代表英文“injection(喷射)”。


第一代宝马5系的内饰整体很简单,方向盘采用四辐式设计,中间的“蓝天白云”标志格外显眼。中控台区域划分清晰,上方是空调控制区域,下方是收音机。实木覆盖件的加入增加了车内的豪华氛围。另外从照片上可以看出第一代宝马5系中控台向主驾驶员一侧倾斜。证明这是一台注重驾驶感受的中型车。


作为宝马7系的前辈车型,宝马2500同样是一款大型豪华轿车,由宝马设计师 Wilhelm Hofmeister带队进行设计,目标是提供更大的乘坐空间和更舒服的乘坐感受。


直列六缸发动机属于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的类型。其优点是发动机振动小,且加速极其线性。至于其缺点也显而易见六个气缸依次排列导致缸体过长,相比V型六缸要占据更多的安置空间,并且不利于搭载在横置平台车型。此外由于曲轴更长,对曲轴材质的强度要求也更高,这无疑会增加制造成本。


随着石油危机的结束,大排量的时代又回来了。1975年宝马集团为了迎合美国市场对大排量发动机的青睐,针对美国市场推出了宝马530i, 其搭载代号为M30B30的3.0L直列六缸发动机,这台发动机采用博世公司的D-Jetronic燃油喷射系统,可输出197马力和272牛.米的动力。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当时宝马车型的标识并不是在车尾,而是在车头的中网上。


宝马M535i在5系基础上做了很多运动化升级,例如增加了前后扰流板,后桥限滑差速锁,更大尺寸的刹车盘,运动型悬挂,RECARO提供的赛车座椅以及一个来自BMW M1的方向盘。宝马M535i的到来告诉了世人一款中型豪华车也可以很运动,它就像是一位西装革履的赛跑健将。


第一代宝马5系在市场上征战了9个年头,是到了该让位的时候了。第二代宝马5系上市初期共有518, 520i, 525i和 528i四款车型。其中宝马518只在欧洲范围内销售,并且沿用了上一代宝马5系的M10直列四缸发动机。除了M10发动机,第二代宝马5系还继续提供M20和M30两个系列直列六缸发动机。第二代宝马5系除了518车型以外都搭载直列六缸发动机,足已体现出宝马对直列六缸发动机的痴迷了。


第二代宝马5系首次引入了柴油发动机,这款柴油发动机源于石油危机后的居安思危。1975年宝马组建了一个工程师团队目的研发一款燃油经济性好的发动机。1983年这款代号为M21D24的2.4L直列六缸柴油发动机诞生了。共分为两个版本,其中自然吸气版可输出84马力和152牛.米的动力,而涡轮增压版可输出114马力和210牛.米的动力。这款发动机的平均油耗仅为7L/100km。


宝马5系在考虑到低扭输出的同时也没有忘记高转速发动机。于1984年发布了搭载M30B34发动机的宝马535i车型,宝马官方测试的手动挡车型的最高时速为225公里/小时,并且仅用7.2秒就可以完成从0到100km/h的加速过程。而同时期的竞争对手本车300e从0到100km/h需要7.8秒。


这是一款高性能四门轿车,车身线条比宝马5系更激进,外观的整体视觉冲击感也更强。如果宝马535i是一位穿着正装的运动健将,那么现在它已经换上了运动装随时准备百米冲刺。


第一代宝马 M5的内饰设计很简单,中控区域被分为两部分,上面是空调控制区域,下面是收音机。这个中控角度向驾驶员一侧倾斜证明了它并不是一辆只注重舒适的车。值得一提的是“丁字裤”风格的M方向盘一眼就可以辨识出这台车的身份。


第三代宝马5系整体保持了上一代的车身线条,相比较上一代区别最大的就是车头,转向灯从上一代的保险杠两侧移到了大灯两侧。此外中网的双肾格栅也由上一代的长方形变成了正方形。并且车头正面不在向下倾斜,整体上已经看不出New Class车型的影子了。


第三代宝马5系的内饰偏向沉稳,中控区域非常规整,除了空调和收音机,还增加了卡带机。大面积的木纹覆盖件增加了商务氛围。


四驱系统的引入让第三代宝马5系拥有了更好的操控性,并且解决了后驱车在湿滑路面容易打滑的弊病,从而提高了安全性。


这款发动机可输出215马力和290牛?米的动力。为了降低自重,这台发动机采用铝制缸体和汽缸盖,重量只有203公斤。与其匹配的是6速手动和5速自动变速箱。


第四代宝马5系上市初期搭载代号M52B20的2.0升直列六缸汽油发动机。其最大可输出150马力和190牛.米的动力。从1997年到2000年,M52系列的发动机连续4次入选“沃德十佳发动机”。很值得一提的是这台发动机应用了宝马的Double VANOS技术,这是一个双凸轮轴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对于二手的E39推荐购买2004款,因为这款是最后一款E39,整体车况要比车龄更长的车好,如果车况好价格一般在4万以内可以考虑入手。需要注意的是这代二手车也有其他老宝马的通病,例如发动机气门室盖渗油和变速箱渗油以。如果是轻微渗油并不影响使用,可不做维修。就算渗油严重,大部分也可以通过更换油封解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