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最极客
首个关注前沿科技与极客文化的新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建材集团  ·  好材料大拜年 | 中材智科:科技联动 ... ·  昨天  
中国建材集团  ·  好材料大拜年 | 中材智科:科技联动 ... ·  昨天  
AI范儿  ·  DeepSeek 日活破 2570 ... ·  2 天前  
AI范儿  ·  DeepSeek 日活破 2570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最极客

互联网或开启人类进化新篇章,但最终会回归自然本质

最极客  · 公众号  ·  · 2017-05-26 16:02

正文



最极客

最具极客精神的新媒体

据Futurism(未来主义科学新闻订阅网)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天体生物学教授Caleb Sharf于近日宣称,人类即将亲眼见证自身进化加速现象。Sharf表示,新兴技术会改变当下人类的进化方式,重点不再是柔软的有机物质部分,而转变为超越肉体束缚的机器,并可对其进行编程和升级。


进化,是地球上每种生物都要经历的必然过程。对于人类而言,进化是极为漫长而复杂的。到了今天,在人们的普遍观念中,人类的进化似乎已经完结,毕竟人类已经用自己的智慧研制出各种高科技的事物,比如飞机、电视、互联网、智能设备等。面对由人类一手创造并飞速发展的科技,人类会认为自身在各方面似乎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然而,我们可能都不太能意识到的是,由人类亲手创造的互联网正在对人类的进化产生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并且会以它自己的方式改变人类的进化形式,以及加速这一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类新兴科技都会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互联网如何改变人们的进化方式?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又会对人类造成何种影响?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或者说,与其探索人工智能是否会拥有自主意识这类问题,不如先关注人类自身在新兴科技影响下可能发生的改变。





类进化并未终结,互联网或开启“新篇章”



从达尔文的理论中,我们知道了人类实际上是进化而来的,也知道这个过程极为漫长。就算是进化史上一瞬间涌现出诸多新物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也经历了1200万年,就更遑论普通进化所需要的时间了。


然而,互联网的力量,或许会使人类进化的速度达到一个前所未见的新高度。


目前的人类,并非是我们以往所认为的那种概念。 在互联网的基础之上,智能手机、可穿戴移动设备、智能家居以及车载互联网等新事物已然风靡,并逐渐渗透进人们的生活中。从总体来看,这些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本质,那就是互联网藉由这些新兴技术对人类的全息占领。


所谓全息占领,就是不论何时何地,人类都在互联网中。最明显的表现莫过于智能手机,人类对智能手机的依赖愈发严重,许多人吃饭、购物、出行等各种行为都要通过智能手机才能实现。甚至可以说,智能手机已成为人类自身的一部分。


智能手机的渗透可看作是第一步,那么车载互联网、智能家居、VR/AR等技术的渗透则是第二步。这类技术不仅仅作为移动设备而存在,而是开始进一步渗透到人类的生活甚至身体之中。


照这个趋势,此后还将涌现出更多的产品,比如可以联网的戒指,可以联网的内衣,甚至是可以联网的皮肤。这并非天方夜谭,以现在的技术发展情势而言,将来都是有可能实现的。


而目前的一切现象,都有一个更为深远的本质,这一本质在凯文·凯利的《失控--全人类共同的命运》一书中有相关描述, 即人类从未停止进化。 相反,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人类正在进化为“人+机器/人+互联网”这样的半生物半机器的物种。换句话说,人类的未来,已经和在互联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科技密不可分,甚至它们已然进化为人类身体的一部分。


这听起来相当怪异甚至有些恐怖,但确实是当前正在发生着的现象。当前与未来的人类,已非纯粹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因为我们需要将互联网、智能设备、VR/AR等新兴技术同样看作人体的一部分。这样状态下的人类,会以摩尔速度不断进化,而生物体人性的部分功能将逐渐被取代,例如记忆、行走及计算等。


有观点认为,当前人类的进化正走向终点,这是不正确的。因为进化并非是路线图式的过程,而是适应环境的过程,即达尔文所提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因此,我们最应该关心的并非如何用技术让我们在进化中提升速度与强度,而是应该关心何种技术能够赋予人类适应能力,从而能适应任何环境需求。


比如仿生学。 一般意义上,仿生学的研究目的在于模仿人类的肢体功能,并且越来越接近这一目标。然而当目标达成,研究人员们可能会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因为这有利于我们适应环境。

在人类的思维中,都面临着对于人如何定义的问题。通常情况下,我们视能维持自然体征的人为正常人,一旦人体能够集成技术,则被视为“超人”,就像《超体》中的女主角那样。但我们应该意识到的是,如果肢体变为机器,则能实现可定制功能。那么不管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可以根据环境进行定制,实现在任何环境下都能生存的目标。


再如BCI(脑机接口)。 这种技术是在人或动物脑或者脑细胞的培养物与外部设备间建立的直接连接通路,从而实现人与设备间的信息交换。人类对BCI的研究已超过40年,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从实验中获得的此类知识显著增长。在当前所取得的技术与知识条件下,脑机接口的研究者们正尝试制造出增强人体功能的脑机接口,而不仅止于恢复功能。

让大脑与电脑直接对话,相当于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比如现在全球呈变暖趋势,假若以后环境变得特别热,那人类就能设计出足够耐热的肢体,并在仿生学的基础上用BCI将新肢体与人脑相结合,使人类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除了打造超强的身体,BCI也能发掘出人类智慧的潜力。因为这一技术不仅能实现人脑的单向传播,还能将计算机中的信息传输至大脑。这些知识能让我们预测环境的变化,进而变更自身的生存方式。


互联网时代,新技术层出不穷。但需要看到的是,不管最初我们如何利用这些技术,最终它们都可能引领我们进入人类进化的新时代。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却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类会利用各种新科技主动“逆天改命”,实现新的进化模式。


不过,当前的新兴技术所实现的进化是向着机械计算的方向发展的,这并不符合生命进化的本质与自然规律。



械计算进化形式非长久之计,最终仍会回归自然本质


Sharf认为,由于人类自身与我们所创造的技术互动不断加强,进化的耐力竞赛已然进入冲刺阶段,而且冲刺的速度正不断加快:“我们的部分集体智慧已经被上传到互联网上,并被放置在数据无处不在的云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