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界面新闻
界面是中国最大的商业新闻和社交平台,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51好读  ›  专栏  ›  界面新闻

珠海未雨绸缪智慧交通 接驳粤港澳湾区基建礼包

界面新闻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7-08-15 09:11

正文


10多年前提出的粤港澳湾区概念,将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组合为“9+2”,包括珠三角九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惠州、江门、肇庆,以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湾区面积约5.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0.6%。2016年GDP之和为9.35万亿元,占全国的12.4%;常住人口6800万,占全国的4.9%。

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世界第四大湾区,也是中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载体。



粤港澳大湾区概念酝酿十余年,在2015年正式提出,2016年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2017年3月首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9月,大湾区城市群规划即将上报中国国务院。

区域发展,交通先行。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处于发展建设时期,集中表现在跨海交通群、高铁群、空港群。跨海交通群有港珠澳大桥、深中隧道、虎门二桥;高铁群有广汕高铁、赣深高铁;空港群有香港国际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为中心的三个国际化空港,配套澳门机场、惠州机场、莲溪机场,形成三核三辅的空港体系。

然而,在大湾区内部,珠江口东西两岸长期“东强西弱”,这将为湾区健康发展埋下隐患。  


珠海市高铁站。摄影:周小飏



珠海土地面积1724平方公里,2016年常住人口仅167.5万人,人口密度仅972人/平方公里,远低于深圳的5964人/平方公里。

一江之隔带来的物流成本差异,使珠江西岸城市的发展一直逊于东岸。

粤港澳大湾区的划批,对珠海为代表的西岸城市而言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这能够从交通、基建和产业方面惠泽湾区内城市。

2017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发改委主任何宁卡提出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六大思路建议,第一条即为: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形成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础设施体系,重点共建“一中心三网”,形成辐射国内外的综合交通体系。

以珠海为例,改革开放前,位于小渔村珠海,在外界的眼里“只有一个红绿灯,一个警察,一条马路。”

改革开放后,珠海逐渐发展为宜居的现代化城市,但受困于没有联通的珠江东岸大桥,发展进程较慢。从珠海最有名的老书记梁广大开始,珠海一直想要打通东西岸、降低物流成本、加强东西岸联系。

何宁卡先后任珠海市副市长、常务副市长、市长,在珠海工作近18年。作为一名“老珠海”,何宁卡对珠海市怀有很深的感情。在他任市长期间,珠海着重推进了七大关键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到2016年港珠澳大桥通车之时,同步全面建成珠江口西岸交通新枢纽,珠江口东西岸终于通联。

粤港澳湾区随着基建互联互通,物流和人才流动将愈发频繁。以澳门和珠海一湾之隔的拱北口岸为例,双方互依互联已然至深。


拱北口岸,隔开了珠海和澳门。摄影:周小飏

每周五傍晚,拱北口岸会格外繁忙。直到晚上9点半,口岸旁边地下商城的宵夜摊铺都异常旺。有些在澳门工作的人,选择在拱北口岸这边的珠海居住,每周五和周一通过口岸往返两地。

随著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的开建通车,环珠江口的交通联系和通关贸易往来将进一步加强。

根据界面新闻记者的了解,粤港澳三地的青年,未来有可能选择在香港澳门上班、在粤城市居住。为此珠海已把握发展节奏,并在未来城市和城际交通运输设计和管理上,提前作了准备。



珠海市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随着经济发展,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2016年,珠海民用机动车保有量达54.79万辆,增长率达20.3%。

在珠海开了近20年出租车的唐师傅对界面新闻记者称,近两年来由于汽车增多,珠海市早晚高峰期开始堵车。

唐师傅家住珠海市香洲区市中心,他说,邻居的孩子大学毕业后居住在深圳、工作在在香港,因为通关费时,单程往往需要耗费3~4小时。

这还是同在珠江东岸的深圳居住,但如果选择在生活成本较低的珠江西岸居住,而在东岸或者香港工作,时间成本会增加更多,因此缩短交通时间成本显得尤为重要,业已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之一。

珠海下班晚高峰。摄影:周小飏

地处珠江口与南海交汇处的珠海依山临海、河道交错、地形复杂,交通出行方式丰富多样。因此珠海也需要有效整合飞机、船舶、汽车、自行车等多样化的交通方式,确保客流和车流的畅通,并保护环境、降低能耗。

珠海市交通运输局信息中心主任缪前明说:“城市交通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小到每个路口的红绿灯,大到铁路、航道和公路的衔接,每一个因素都不是孤立的。” 

珠海市定位为旅游和宜居城市。为使城市的交通管理和规划实现有据可依、着眼未来,珠海市交通运输局在2013年与西门子合作,制定了《中国珠海绿色交通2030战略规划》,比照新加坡设计了一套绿色交通方案。

2015年9月,交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一期项目正式通过验收。珠海水路、公路和铁路的摄像头、探测器、车载GPS、公交车刷卡器等信号系统的近200个端口,被陆续衔接到集成系统网络,成为中国首个将绿色交通理念与交通管理有机结合的综合服务平台。

推出后,珠海交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珠海交通”手机APP下载量已达到几十万。这款出行利器,设有“我要打车”、“我要买票”、“路况展示”、“停车场”等多个栏目,为市民出行的选择以及时间计算提供准确参考。

这款APP的背后,汇集着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基础,公交、出租、停车等各类交通相关信息的接入和汇聚,对数据的进一步加工处理融合,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智能停车管理引导、交通出行网络支付、视频接入综合处理、交通运行仿真评价、交通环境污染评估等智能交通服务,同时还提供包括网络安全加固、交通运行管理指挥中心等一系列的配套辅助功能。

界面新闻记者采访到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西门子中国主要市场国交通集团总裁荷骏飞(Frank Hagemeier),他表示:“珠海市政府希望建立一个智慧城市,绿色宜居并且安全的城市,珠海市政府也很清楚交通是达成这些目标很重要的一环。西门子在合作中,帮助珠海市政府在智能交通领域尤其是在数据的挖掘和应用方面达到这些宜居的目标。”

根据珠海市的交通规划,智慧交通运行综合管理平台二期项目已于今年6月底进行初验,9月底将进行最终验收。

荷骏飞说,二期项目将在数据收集的基础上提取和分析数据,侧重点在公交交通运输管理决策方面。比如,若根据公交刷卡器统计,乘客数量少于设计预期,或者乘客数量爆满,就要根据数据统计考虑是否重新设置路线或者增加车次。

此外,该绿色交通指标体系会在二期项目进一步健全。这个体系将通过数据监测,帮助珠海政府监控因交通问题而产生的空气污染情况,来制定决策提高空气质量。

未来,平台还将实现交通状况预测,帮助应对突发情况,譬如极端天气、大型社会活动以及突发事故等等。如果举办大型活动,根据历史数据的分析建模与运算,交管部门可以提前对车流和人流进行疏导,并可对交通系统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珠海在城市交通上未雨绸缪,看似波澜不惊,实际上是孕育了未来城市发展前景的种子。待到粤港澳湾区逐渐融合,智能交通作为种子被催化和长大,其对城市的产业发展、人才吸引的重要性会越来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