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粤港澳大湾区国家重大战略全面实施,深圳先行示范区开局良好。
1
)
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
等标志性工程建成通车;
新横琴口岸、莲塘/香园围口岸
正式开通。
2
)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建设进展顺利,
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
加快形成,
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稳步推进。
2.经济综合实力迈上大台阶,质量效益显著提高。
1
)
202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
超过11万亿元
,总量
连续32年位居全国第一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922亿元,是全国唯一突破万亿元的省份。
2
)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突破4万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7万亿元。
3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4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万元。
3.科技创新能力大幅跃升,现代产业体系优化升级。
1
)
全省研发经费支出达到
3200亿元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9%,
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跃居全国第一
,有效发明专利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保持全国首位。
2)布局建设10家省实验室,积极创建国家实验室。国家级高新区增加到14家,高新技术企业达5.3万家。
国家质量考核连续5年获得A级。
4."
一核一带一区"建设加快推进,发展平衡性协调性不断增强。
1
)
一核:珠三角核心区
,发展能级不断提升,广州、深圳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佛山进入万亿元城市行列,东莞经济总量接近万亿元。
2
)
一带:沿海经济带
,发展海上风电、核电、绿色石化、海工装备等产业,引进巴斯夫、埃克森美孚、中海壳牌等百亿美元重大项目。
3
)
一区:北部生态发展区
,绿色发展优势凸显,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绿色低碳产业等加快发展。
5.三大攻坚战取得决胜成果,全面小康成色更足。
1
)高质量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派出6.5万名驻村干部,投入1600亿元,全省161.5万相对贫困人口、2277个相对贫困村全部达到脱贫出列标准,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
2
)坚决扛起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政治责任,帮助广西、四川、贵州、云南4省区93个贫困县摘帽、500多万人口脱贫,援藏援疆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6.乡村振兴战略加速推进,农村面貌正在发生显著变化。
1)
落实
五级书记
抓乡村振兴,实施
"头雁工程"
,加大投入力度,"3年取得重大进展"目标全面实现。
大力开展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2)加快发展富民兴村产业,
形成一批
岭南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
,创建14个国家级、16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7.重点领域改革攻坚克难,市场发展活力动力充分激发。
1)
大力开展"数字政府"改革,推出
"粤省事""粤商通""粤政易"
系列品牌,高频服务事项基本实现"指尖办理",
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跃居全国首位。
2
)省级权责清单事项从5567项压减到1069项,率先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
8.社会民生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持续提升。
1
)坚持就业优先,
实施
"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
三项工程,城镇新增就业700万人、占全国1/10。
2
)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比例提高到86%,职业院校在校生规模居全国首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33%提高到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