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比拼,其实是脑力的比拼!
给孩子好的滋养,就是在日常中呵护好他们的大脑。
——鹿妈
◆
◆
◆
孩子写字歪歪扭扭、慢慢吞吞、写一会儿就喊累?
把字练的又快又好,以后才能成为“拉分利器”
10月22日
上午
9点30
,
我们邀请到写过春晚“天下第一福”的
书
法名家程一墨
如何规划练字?硬笔还是软笔?
怎么练字效果最好?
点击
预约
直播,老师会给你最专业的解答!
▽
▽▽
上个周末,带儿子去同学家做客,同学妈妈一直在抱怨:
“真感觉我儿子越来越迟钝了,小时候学东西可快了,越长大反而感觉智商倒退了。”
她说自己和老公很注重教育,从小就开始给儿子各种启蒙。
早教班也上了,思维课也报了一堆,可儿子上了小学却越来越跟不上了。
这让我想起,脑科学专家林成之在《影响大脑的7个坏习惯》中提到的:
大脑有自己的先天本能和后天运作习惯,也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大多数人总会忽略这点,只是一厢情愿地去开发大脑,却对影响大脑的坏习惯视而不见。
很多看似不起眼的行为,日积月累就会损伤孩子大脑,悄悄偷走孩子的智力。
不想孩子越来越笨,这6种“毒习惯”一定要趁早帮他戒断。
原本我以为,吃糖顶多会让孩子发胖,或者患上龋齿,直到有一次体检医生告诉我:
甜食过量还会影响孩子长高、加速孩子近视,最可怕就的是会让孩子变笨。
美国加州大学曾做过一项研究,证实了长期高糖饮食会使大脑迟钝,减弱大脑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德国的神经学家也通过实验对比发现,血糖水平越高的人,大脑中的海马体会更小一些。
而海马体是大脑的记忆中心,海马体变小,意味着记忆力在慢慢衰退。
你以为每天只给孩子吃几块蛋糕或者喝几口果汁,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但高糖食物会在潜移默化中重塑大脑,篡改大脑的奖励机制,让大脑在选择时更倾向于这类食物。
吃甜食的大脑更容易被高糖食物刺激
明明刚吃饱,却还是想吃零食?吃完一口,还要不断哀求着再吃一口?
千万别让孩子从小养成对甜食的依赖,否则只会越吃越笨。
嗑完一粒还想再嗑一粒,直到嘴巴起泡了都很难停下来。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瓜子效应”,而手机就是让人迅速上瘾的“瓜子”。
屏幕里大量的、丰富的、刺激的信息,会让孩子一直刷一直玩,根本停不下来。
想要持续得到这种爽感,就得付出代价:一是时间,二是大脑。
而手机上瘾后的大脑,结构和老年痴呆患者差不多,严重萎缩,且感官刺激明显不足。
而大脑退化的后果,是孩子的专注力和记忆力越来越差,认知能力严重受损,还会影响到语言、读写等学习能力。
也难怪高中老师都吐槽:遇到了大规模被手机毁掉的差生。
他说这些孩子的典型特征就是,坐不住、没有耐心、无法安静看书、不能忍受3分钟以上的思考。
要知道,一道中等难度的数学和物理题,解答出来起码也要5分钟。
150分的卷子,想考130分以上,一次专注思考的时间必须达到30分钟。
他们根本静不下心来,总是心烦气躁的,更别提能深度的学习和思考了。
对孩子玩手机堵不如疏,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提出过三个原则:
一是转移
,把孩子对短视频的兴趣,转移到一些优质的动画片、纪录片、电影上;
二是替代
,即帮孩子找到同样能产生多巴胺分泌的替代物,比如运动,比如桌游;
三是升华
,做孩子感兴趣的事,或者对社会有价值的事。
很多孩子之所以专注力不行,拖拉不自觉,情绪不好,厌恶学习,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严重缺乏运动。
孩子们一放学就被关在家里写作业,周末也被各种兴趣班课外班塞满,户外活动的时间都极少,更别提运动了。
事实上,运动不但不会耽误学习,反而可以“健脑”,让孩子学起来更高效。
在美国芝加哥的一所中学里,曾做过一项“零时体育计划”。
孩子们每天早上7点必须到校,不是看书学习,而是去跑步和运动。
学校还要求孩子心跳达到最高值或最大摄氧量的70%,才能去上文化课。
一开始家长都强烈反对,孩子本来就不愿早起上学,再去操场跑几圈,岂不一进教室就打瞌睡?
可结果出乎意料,孩子们不但没有累趴下,反而更清醒了,上课的氛围也更积极了,孩子的专注力、记忆力都增强了。
一个学期过去,早起运动的这组学生,不论是阅读能力还是理解能力,都比其他学生提高了10%。
人在运动时会产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肾上腺素,这三种神经传导物质都和学习有关。
多巴胺给孩子愉快的心情,血清素可以提高记忆力,肾上腺素能让注意力更集中。
与其把孩子关在笼子里无效学习,还不如多给他们一点运动时间。
让他们从自己喜欢的项目开始,先动起来,再慢慢丰富运动的种类,长期坚持下去就能一点点激活大脑,让学习事半功倍。
睡眠不足会让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下降,思考和反应速度也会大打折扣。
波士顿大学的科学家,曾拍下了大脑在睡着后的自我“洗脑”过程。
红色的血液会周期性流出大脑,蓝色的脑脊液趁机涌入,清除毒素。
也就是说,睡觉的时间,大脑会自动清理里面的废物垃圾。
如果我们一直瞪着眼珠熬夜,那脑脊液根本没办法涌入清除毒素,大脑就会陷入迟钝混乱,会意识不清醒。
长期的睡眠不足,会导致脑中积累的毒素会越来越多,到最后大脑根本无法正常运行。
从小妈妈就督促她,每天必须睡够10个小时,因为只有睡好了睡足了,才会能量满满,继而高效专注地做好当下的每件事。
让大脑有充分的时间清扫废物垃圾,消除一天的紧张和疲劳,第二天孩子才能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当中。
脑科学家洪兰说过,大脑具有可塑性,它是一个典型的“用进废退”的器官。
如果小路一直没有人走,路上的杂草会越来越多,到最后这条路就不见了。
神经回路如果一直不使用,慢慢它也会堵塞,最后被彻底抛弃。
平时也只喜欢做那种非常简单的题目,稍微难一点就放弃。
上课的时候,只知道机械性地记笔记,却从不主动思考,也不会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