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女儿派
我家有女儿,有女万事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政府网  ·  习近平会见泰国总理佩通坦 ·  2 天前  
瞭望智库  ·  谁接下了春节旅游的“泼天富贵”?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女儿派

损伤孩子大脑发育的6个毒习惯,很多父母后悔太晚看到

女儿派  · 公众号  ·  · 2024-10-17 20:40

正文


▲家有女儿,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成长的比拼,其实是脑力的比拼!

给孩子好的滋养,就是在日常中呵护好他们的大脑。

——鹿妈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女儿派主播晏娇朗读音频

孩子写字歪歪扭扭、慢慢吞吞、写一会儿就喊累?

把字练的又快又好,以后才能成为“拉分利器”

10月22日 上午 9点30

我们邀请到写过春晚“天下第一福”的 法名家程一墨

如何规划练字?硬笔还是软笔?

怎么练字效果最好?

点击 预约 直播,老师会给你最专业的解答!

▽▽


作者 | 土豆妈
来源 | 女儿派原创

上个周末,带儿子去同学家做客,同学妈妈一直在抱怨:

“真感觉我儿子越来越迟钝了,小时候学东西可快了,越长大反而感觉智商倒退了。”
她说自己和老公很注重教育,从小就开始给儿子各种启蒙。
早教班也上了,思维课也报了一堆,可儿子上了小学却越来越跟不上了。
这让我想起,脑科学专家林成之在《影响大脑的7个坏习惯》中提到的:

大脑有自己的先天本能和后天运作习惯,也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大多数人总会忽略这点,只是一厢情愿地去开发大脑,却对影响大脑的坏习惯视而不见。

很多看似不起眼的行为,日积月累就会损伤孩子大脑,悄悄偷走孩子的智力。
不想孩子越来越笨,这6种“毒习惯”一定要趁早帮他戒断。
之前,我总爱用各种甜食奖励孩子:
你乖乖听话,妈妈就让你吃巧克力。
你认真完成作业,妈妈就带你买冰淇淋。
原本我以为,吃糖顶多会让孩子发胖,或者患上龋齿,直到有一次体检医生告诉我:
甜食过量还会影响孩子长高、加速孩子近视,最可怕就的是会让孩子变笨。
美国加州大学曾做过一项研究,证实了长期高糖饮食会使大脑迟钝,减弱大脑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德国的神经学家也通过实验对比发现,血糖水平越高的人,大脑中的海马体会更小一些。
而海马体是大脑的记忆中心,海马体变小,意味着记忆力在慢慢衰退。
你以为每天只给孩子吃几块蛋糕或者喝几口果汁,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但高糖食物会在潜移默化中重塑大脑,篡改大脑的奖励机制,让大脑在选择时更倾向于这类食物。

吃甜食的大脑更容易被高糖食物刺激

想想你家孩子,是不是总是嘴馋?
明明刚吃饱,却还是想吃零食?吃完一口,还要不断哀求着再吃一口?
大人都会对奶茶甜品上瘾,更何况是孩子。
千万别让孩子从小养成对甜食的依赖,否则只会越吃越笨。
你嗑瓜子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嗑完一粒还想再嗑一粒,直到嘴巴起泡了都很难停下来。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瓜子效应”,而手机就是让人迅速上瘾的“瓜子”。
屏幕里大量的、丰富的、刺激的信息,会让孩子一直刷一直玩,根本停不下来。
想要持续得到这种爽感,就得付出代价:一是时间,二是大脑。
儿童行为学家在研究中发现:
健康的大脑纹路清晰,饱满精神;
而手机上瘾后的大脑,结构和老年痴呆患者差不多,严重萎缩,且感官刺激明显不足。
而大脑退化的后果,是孩子的专注力和记忆力越来越差,认知能力严重受损,还会影响到语言、读写等学习能力。
也难怪高中老师都吐槽:遇到了大规模被手机毁掉的差生。
他说这些孩子的典型特征就是,坐不住、没有耐心、无法安静看书、不能忍受3分钟以上的思考。
要知道,一道中等难度的数学和物理题,解答出来起码也要5分钟。
150分的卷子,想考130分以上,一次专注思考的时间必须达到30分钟。
而沉迷手机的孩子,往往连短短几分钟都坐不住。
他们根本静不下心来,总是心烦气躁的,更别提能深度的学习和思考了。
如果你的孩子频繁出现这种状况,那你就要警惕了。
对孩子玩手机堵不如疏,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提出过三个原则:
一是转移 ,把孩子对短视频的兴趣,转移到一些优质的动画片、纪录片、电影上;
二是替代 ,即帮孩子找到同样能产生多巴胺分泌的替代物,比如运动,比如桌游;
三是升华 ,做孩子感兴趣的事,或者对社会有价值的事。
有研究证实,人只要10天不运动,大脑就会变傻。
北京协和医学院心理学专家杨霞老师也说:
很多孩子之所以专注力不行,拖拉不自觉,情绪不好,厌恶学习,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严重缺乏运动。
孩子们一放学就被关在家里写作业,周末也被各种兴趣班课外班塞满,户外活动的时间都极少,更别提运动了。
事实上,运动不但不会耽误学习,反而可以“健脑”,让孩子学起来更高效。
在美国芝加哥的一所中学里,曾做过一项“零时体育计划”。
孩子们每天早上7点必须到校,不是看书学习,而是去跑步和运动。
学校还要求孩子心跳达到最高值或最大摄氧量的70%,才能去上文化课。
一开始家长都强烈反对,孩子本来就不愿早起上学,再去操场跑几圈,岂不一进教室就打瞌睡?
可结果出乎意料,孩子们不但没有累趴下,反而更清醒了,上课的氛围也更积极了,孩子的专注力、记忆力都增强了。
一个学期过去,早起运动的这组学生,不论是阅读能力还是理解能力,都比其他学生提高了10%。
人在运动时会产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肾上腺素,这三种神经传导物质都和学习有关。
多巴胺给孩子愉快的心情,血清素可以提高记忆力,肾上腺素能让注意力更集中。
与其把孩子关在笼子里无效学习,还不如多给他们一点运动时间。
让他们从自己喜欢的项目开始,先动起来,再慢慢丰富运动的种类,长期坚持下去就能一点点激活大脑,让学习事半功倍。


有研究发现,熬夜就好比在不停地给大脑灌酒。
24小时不睡的大脑=酒驾的大脑。
睡眠不足会让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下降,思考和反应速度也会大打折扣。
更严重的是大脑会变迟钝,甚至直接宕机。
波士顿大学的科学家,曾拍下了大脑在睡着后的自我“洗脑”过程。

红色的血液会周期性流出大脑,蓝色的脑脊液趁机涌入,清除毒素。
也就是说,睡觉的时间,大脑会自动清理里面的废物垃圾。
睡好了之后,我们才会感觉到神清气爽。
如果我们一直瞪着眼珠熬夜,那脑脊液根本没办法涌入清除毒素,大脑就会陷入迟钝混乱,会意识不清醒。
长期的睡眠不足,会导致脑中积累的毒素会越来越多,到最后大脑根本无法正常运行。
奥运冠军谷爱凌曾经说过,睡觉是她的“秘密武器”。
从小妈妈就督促她,每天必须睡够10个小时,因为只有睡好了睡足了,才会能量满满,继而高效专注地做好当下的每件事。
与其让孩子熬夜看书,不如以身作则督促孩子早睡。
让大脑有充分的时间清扫废物垃圾,消除一天的紧张和疲劳,第二天孩子才能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当中。
脑科学家洪兰说过,大脑具有可塑性,它是一个典型的“用进废退”的器官。
大脑中的神经回路,就像一条条小路。
如果小路一直没有人走,路上的杂草会越来越多,到最后这条路就不见了。
神经回路如果一直不使用,慢慢它也会堵塞,最后被彻底抛弃。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不爱动脑的孩子会越来越笨。
因为他们懒得听,懒得学,也懒得去动手去用脑。
平时也只喜欢做那种非常简单的题目,稍微难一点就放弃。
上课的时候,只知道机械性地记笔记,却从不主动思考,也不会举一反三。
这其实就叫“积懒成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