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的防晒产品,主要靠的是物理屏蔽剂和化学吸收剂来防御紫外线。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
前者通过反射、散射UV来发挥作用。
后者通过光化学、光物理作用,将入射的UV吸收后转化成分子振动能或热能。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物理防晒比较好,也更安全,它的问题主要是成本高,以及配方难。
物理防晒主要靠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能反射UV的膜来实现功效,所以对这层膜的完整性要求比较高,制作物理防晒产品,配方处理不好就经常会出现涂抹到皮肤上后的实际防晒表现要大大低于设计上的预期,另外还会由于大量出汗,以及擦拭等问题,让防晒能力受到影响,甚至失效。
厂商为了平衡两种防晒的优缺点,很多都把自己的产品重点往物化结合的方向走,像资生堂旗下的很多防晒产品在平衡性上就处理得不错。
如果你对防晒有刚性需求,预算也不至于特别紧张,尽量选择能买到真品的大厂产品,每年药监局公布化妆品抽检不合格产品的结果,防晒产品都是重灾区。
至于选择防晒产品时,SPF值是不是越高越好?
我个人更倾向于日常通勤用SPF20左右的防晒就好了,皮肤压力也不大,肤感也适合。
如果夏季户外活动时间长的,反而是产品的抗水能力比SPF值更重要,偶尔需要长时间停留在烈日下,多补涂防晒才是正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