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豆瓣阅读
豆瓣阅读专注于高质量的数字内容,提供小说、美食、旅行、科幻等不同类型的作品和图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十点读书会  ·  168元/2瓶捡漏!华熙生物贵妇眼霜,3周淡 ... ·  2 天前  
十点读书会  ·  去过杭州相亲角,才知道什么是人类顶配 ·  2 天前  
经典短篇阅读小组  ·  稻棚 |刘半农 ·  4 天前  
经典短篇阅读小组  ·  多在静中领略些趣味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豆瓣阅读

他四分之一是异性恋,四分之三是同性恋 | 荐号

豆瓣阅读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12-25 21:03

正文


毛姆——

他像是在用一把手术刀,

解剖着人们的内心。

翻出那些隐藏在文明下的

虚伪、自私和浅薄,

并不惜以最刻薄的语言,

对他们进行着嘲讽。





如果有人问你,谁是最伟大的作家,很多人可能会回答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卡夫卡,肯定不会想到毛姆,对于这点,毛姆也颇有自知自明,他自己评价自己是「二流作家中的前列」。

但是,当这个问题变成了「你最喜欢哪个作家」时,很多人就会想到毛姆。

提起毛姆,很少人会用伟大来形容他,也许是他太成功太流行。

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毛姆依靠写作获得了财富自由,他写出多部畅销小说,有数十部被改编为电影,是皇家文学会的会员,出入于名流的社交圈中,并以 91 岁的高龄去世。

这样的人生对于普通人来说也许是人生赢家,而对于一个作家而言,这既是幸运也是不幸,幸运的是他不用经受贫穷潦倒的折磨,不幸的是他杜绝掉了痛苦和绝望,所以你很难想象毛姆会像托尔斯泰那样在八十多岁的时候离家出走,或者像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在寒冷的地下室中挣扎。

所以,他的作品也被冠上了「小资」的称号,和村上春树一样,成为了文艺青年的标配。

在毛姆的作品中,你很难找到战争、屠杀、极权等厚重的事物,他所描绘的更多是一种庸常的生活,主人公不用担心生存还是死亡这样的问题,他们要思考的和当下的人们也许差不多,生活、工作、家庭和爱情,如果说前者是极寒下的生死存亡,那么后者看上去像是温室中的无痛呻吟。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如果你抱有这样的看法,也许是因为你根本没有读懂毛姆。

传记作家特德·摩根曾这样评价毛姆:

「毛姆是下述一切的总和:一个孤僻的孩子,一个医学院的学生,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小说家,一个巴黎的放荡不羁的浪子,一个成功的伦敦西区戏剧家,一个英国社会名流,一个一战时在弗兰德斯前线的救护车驾驶员,一个潜入俄国工作的英国间谍,一个同性恋者,一个跟别人的妻子私通的丈夫,一个当代名人沙龙的殷勤主人,一个二战时的宣传家,一个自狄更斯以来拥有最多读者的小说家,一个靠细胞组织疗法保持活力的传奇人物,和一个企图不让女儿继承财产而收养他的情人秘书的固执老头子……」

正如这段描述中所呈现的,毛姆的身份极其复杂,会让你觉得眼花缭乱,看不清他到底是谁。然而,身份只不过是社会给个人下的简单定义,它就像那些华丽的衣服,只不过是用来保护或是掩盖自己的工具。

你很容易被之迷惑,而忽视了人的本心。正如奥兹说过的:「人们没有因为我晒得黝黑而受蒙骗,他们一清二楚——我自己也清楚——即使我的皮肤最后晒成了深褐色,但内心依然苍白。」

更何况,毛姆是个很专一的作家,他似乎很擅长写一种人。

无论是《月亮与六便士》中的画家、《刀锋》中的拉里、还是《人性的枷锁》中的菲利普都是一脉相承的,虽然他们的职业、社会地位、时代背景不同,但在他们身上你同样可以找到的是疏离感,他们是某种程度上的「局外人」,拒绝被纳入到主流社会的洪流,在内心中构建起了一片属于自己的避难所。这又何尝不是毛姆自己的化身,毛姆曾经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他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喜欢社交和人群,他喜欢的只是当一个旁观者,去观察社会中的芸芸众生,但却不介入其中。

作为读者,你是否曾经幻想过和喜欢的作家相遇?这虽然不太现实,却是萦绕在很多人心中的愿景,文字具有你想象不到的穿透力,一个好的读者应该是无比了解作者的,知道TA会出现在什么地方,知道TA会以何种姿态自处。

伍迪·艾伦曾经在《午夜巴黎》中想象出他是如何遇见海明威、菲茨杰拉德。

他们一定会出现在午夜的巴黎酒馆中,菲茨杰拉德夫妇会是人群中的焦点,他们会和你搭讪聊天,会在酒精中恣意放纵;

至于海明威,他会一个人坐在酒吧的一旁,不会对你说「你好」、「我是」这样的社交用语,而是直接自报家门,然后再向你聊起他的创作理论。

而如果是毛姆,那会是怎样?他会出现在伦敦上流社会的酒会上,在向众人打招呼寒暄之后,他会拿起一杯酒,找个角落坐下,透过杯中摇曳的流光,观察每个人脸上的细微表情,他也许会对你说:「那位女士真愚蠢,她竟然不知道她的丈夫在和别人调情。」

这也许就是毛姆的过人之处,他像是在用一把手术刀解剖着人们的内心,翻出那些隐藏在文明下的虚伪、自私和浅薄,并不惜以最刻薄的语言对他们进行着嘲讽。

就像他在《月亮和六便士》中所提到的:「那时我还年轻,我不知道真挚含有多少做作,高尚中蕴藏着多少卑鄙。或者,即使在邪恶里也找得到美德。」

而这种特质,在《月亮和六便士》中可谓发挥到了极致,这本被称为文艺青年圣经的小说,深刻影响过无数人的价值观。

初读此书,方有如梦初醒之感,好像它解开了心中的谜团,因为时代会变,人性却没有改变,在你的生活中完全可以找到相似的事物,貌合神离的婚姻、社交场上的虚情假意、世俗生活对人性的压抑。

他们不是疾风暴雨般的凛冽,迅速地将你击倒,而更像是南方冬日的冷雨,一点点地渗透到你的骨髓中。

而对于爱情——这个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事物,毛姆也给予了他手术刀般冷静客观的判断,文中大量的精彩文字足以说明他是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

其实不仅是爱情,世界上任何以占用为目的的事物其本质不过是自私和狭隘,当人的内心越不安越会抓住外界的事物。

而脆弱是人性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要克服这种本性必然要经过无数次痛苦的挣扎才能到达人生的另一种高度,但这个过程是一个幻灭的过程,抛弃看似重要的事物去追寻灵魂的解脱。

从这个角度上看,毛姆和伯格曼有着相同的气质,他们都义无反顾地探索黑暗的深渊,对于这个世界,他们无情地给与到最冷酷的嘲讽。

但那并非就是毛姆的全部,或者说那只是毛姆呈现给世人的一张坚硬的铠甲,当你受到过伤害和打击的时候,为了自我保护,你就会铸就出这张坚硬的铠甲,用它阻挡世间的恶意。

毛姆也是如此,孤独的童年以及身体上的缺陷,让他很早就看透了人性的虚妄,那么,嘲讽和讽刺就成为了一种武器,就如同《月亮和六便士》中的画家那样,他用这些利器驱赶他人,不过是为了保护内心中的一片圣土。

人们都知道《月亮和六便士》是毛姆的代表作,但这却不是毛姆最好的作品。

如果说《月亮与六便士》像是激烈而又激荡的奏鸣曲,读后让人便觉心灵的震撼,它代表着人生中的决绝。而《刀锋》却像是东方世界中的琴箫合奏清淡素雅,看似平静,却透露出在经过一切探索后对生命的终极理解。

要真正理解一个作家,你需要看到他的不变,也需要看到他的改变。

不变的是对内心真我的追寻,与画家一样,拉里也是不同于世俗追求的人,他选择放弃正常的生活,去巴黎、印度流浪,探索生命,最终选择去纽约当一个出租司机,但他更多了一份平静和包容。

这两个人物更像是一个智者的成长过程,当在追求精神的过程中难免与现实格格不入,起初是愤世嫉俗,转而孤芳自赏。但天才与智者的区别是在于是否放下那些激烈的情绪,以理解和包容看待这个世界。

在拉里的身上看到的是一份平和,面对周围形形色色的人群,哪怕他们虚荣世故,他选择的不是抵抗和挣扎而是在坚持自己的生活的同时以宽容的心去接受他人,并且试着与世界友好相处。

《刀锋》是毛姆后期的作品,从中你可以看到他的转变,毛姆不再是一味的锋利,他开始变得柔软。

或者说,他是在用一种小心翼翼的方式爱着这个世界。从表面看,他是个愤世嫉俗者,无情地揭露人性的虚伪和爱的虚妄。然而,他或许才是最懂爱的那个人,他厌恶那些矫揉造作,是想留住爱当中最本真的部分。

毛姆曾经说过:「从来都无法得知,人们究竟为什么会爱上另一个人?我猜也许我们心上都有缺口,呼呼往灵魂里灌着寒风,我们急切需要一个正好形状的心来填上它。就算你是太阳一样完美正圆形,可是我心里的缺口,或许恰恰是一个歪歪扭扭的锯齿形,你填不了。」

毛姆的感情经历很复杂,被称为四分之一的异性恋和四分之三的同性恋,这其中有过虚情假意,对他的妻子和女儿,毛姆是常人难理解的冷血。反而对情人和同性伴侣,毛姆给予了最真切的感情和理解。

在毛姆的一生中,他有过深爱的女人,苏·琼斯是他求婚的对象,却遭到对方拒绝,此后毕生难忘,两幅苏的肖像长期挂在他南法别墅的墙上。

在他的同性伴侣去世后,他曾说过:「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那些四处游荡的时光都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过去的三十年里我写的东西都和他有关,哪怕只是他帮我打的手稿。」

所以,用「厌女症」来形容毛姆未免有些不太公平,毛姆对于爱有着比一般人要深刻得多的理解。

他厌恶的是那些被世俗所绑定的,装在套子里的爱,从小生长在缺乏爱的环境下,他对爱异常敏感,对人性则有着异常敏锐的触觉,他可以察觉出哪些是浮在表面的尘埃,哪些是被掩盖住的宝藏,而人生不过是求仁得仁,站在荒凉的世间做完自己的梦。



毛姆是骄傲的也是无力的,如果世界是那注定要撞上冰山的泰坦尼克号,那他选择站在角落观望,用这种冷漠的方式来表达对这个世界的最后的爱意。

本文首发于新生大学(xinshengdaxue)

那么,你是否也想像毛姆一样既能写出洞察人心的作品,并用之获取财富自由。写作不仅需要天赋、洞察力和想象力,它也是一门技能,需要学习和练习,来新生大学报名李笑来主讲的《写作课》吧,你将会在这这门课程中学到:

 课程内容  

第一课:写作的基础概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