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注册风险管理师
这是风险金融行业最顶尖、最精粹的公众号,有专业的团队运营,13万人的粉丝群体;中国注册风险管理师协会(CIPRM)是风险管理行业的先驱者,培养风险管理人才,制定风险管理标准,做行业的引领者。协会官方网站:www.ciprm.org。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限次重复博弈  ·  图一申万绩优股指数21年见顶之后就一路下跌, ... ·  昨天  
经济观察报  ·  A股开盘:三大指数集体高开 ·  昨天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天天向上801006 ... ·  3 天前  
央视财经  ·  降息!近五年来首次!这一央行宣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注册风险管理师

【风险案例】银行人一不小心就会被坑的系列案例

注册风险管理师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05-08 10:23

正文

到银行冒名开户挂失或解挂等柜面风险案例

是屡见不鲜,这其中 除了个人信息泄露外,

一大原因还是部分银行在办卡过程中审核不严。


整理一些案例,供参考!



冒名开户案例





【案例详情】某行柜员小王接待了一位想要办理 开户业务 的女士。


对该女士提供的身份证进行联网核查,小王发现该客户的 身份证是真实有效的,但是存在疑点:


疑点1: 女士的相貌与身份证不一致。(女士解释说是化妆的缘故)

疑点2: 柜员小张让女士复述身份证号,该女士略显迟疑,有可能是在背诵。

疑点3: 人证不符还可以出示辅助证件进行佐证(比如户口本、驾驶证等,但是女士以家远为由拒绝。


根据以上判断, 柜员小王 断定这是一起 冒名开户 事件。



案例分析


不法分子常常利用他人证件冒名开户,进行洗钱、欺诈等违法活动,对客户利益和社会和谐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中央银行明确了银行的 义务 权利


银行 有义务 对开立账户的客户进行联网核查身份证,并确认人证相符,即真证真人。如果存在疑问和不确定因素,银行有权要求客户提供佐证证件。


那么,如何防范冒名开户风险?


要特别 警惕 以下三种客户


1. 客户离开网点后,如有可疑人员在不远处接应,说明可能受人指使。

2. 冒名开户大多数是持外地身份证件,长相与身份证件相片极为相似,熟悉银行开户的流程。

3. 不法分子通常利用中午、下午临近换班或下班等时点前来办理业务,常常无法提供辅助证件。


除此之外,还可以看客户的神情是否紧张举止是否躲闪等。


总之,银行要加强对个人银行账户开立的审查,严格执行开户程序,更不得主动开立假名和匿名账户。



冒名挂失案例




【案例详情】 某行柜员小张为客户办理 密码和书面双挂失业务。


在挂失结清销户时发现非客户本人办理业务,有冒领客户存款的嫌 疑。柜员小张立即开展补救措施:


1. 办理挂失销户冲正业务。

2. 与客户开户凭条笔迹进行了比对,确认不一致。

3. 通过开户凭条上留存的联系电话和地址,均未联系到户主本人,此账户现处于挂失状态。



案例分析


柜员小张在后续处理时及时发现并制止冒名挂失,采取了补救措施,消除了隐患。( 如未能及时补救,银行将面临法律诉讼的风险并承担资金损失。


那么,如何防范冒名挂失风险?


个人业务风险中, 客户身份识别 是重中之重。

在办理挂失业务前,一定要严格进行客户身份核查、身份识别,检查挂失人的身份证明材料,查看是否为真实证件,并将证件照片与挂失人进行认真比对。


对仅凭证件仍不易确定其户主身份的,应向挂失申请人提问,提问内容可围绕所挂失账户的基本情况展开;


比如:户主的出生年月、账户余额、开户日期、开户金额、开户时留存的联系方式,近期的主要交易情况等。



冒名解挂案例




【案例详情】一位客户身份证、银行卡丢失,所以通过电话银行对银行卡进行挂失止付。


但后来客户发现已口头挂失银行卡内资金被支取。 经查证发现客户口头挂失的银行卡在某网点被人冒名办理了解挂,并进行了密码挂失后支取。客户准备起诉银行。



案例分析


首先,柜员对挂失解挂身份识别的 风险认识不全面 挂失解挂有两种可能:


1. 客户找到丢失银行卡和身份证;

2. 偷盗者或捡到者拿客户身份证和银行卡冒充客户进行解挂。


其次,柜员对卡片解挂后对密码挂失 缺乏戒备心


那么,如何防范冒名解挂风险?


核实证件更要确认客户身份,要在照片与相貌比对基础上核对其他客户信息或账户信息; 让客户提供其他证件,延迟办理后续处理,拨打核对客户预留电话等。



冒名签约、取消电子银行案例




【案例详情】一位客户来到银行网点反映刚接到短信说银行取消了手机短信,客户本人并未办理过取消业务且身份证丢失。


经查实客户丢失的身份证被人冒名在异地开立一张新的银行卡并取消客户原签约网银、手机银行、短信业务,并用新开立银行卡签约了电子银行业务。



案例分析


办理开销户、大额交易、挂失、解挂、挂失后续处理、签约网银、签约手机银行、修改客户编号、


合并客户编号、开通自助设备交易、申请贷记卡、购赎理财产品、购买保险产品、购赎基金、购买贵金属等业务


严格按照制度进行身份证件的核查和客户身份的识别, 杜绝冒名顶替办理业务事件的发生。



审查小贴士



通过以下 六步 对开户人的身份进行 合理性审查 ,发现不合理或可疑时, 拒绝开户


1. 人证核对


认真对比客户样貌与身份证件照片的特征是否相符,逐一观察开户人五官的特征与相片进行比较,核对时,要在客户抬头时与客户目光对视,并注意客户是否出现低头回避、目光躲闪等不自然表情,如有则需加以关注。


2.交谈核对


通过原客户信息与开户人交谈了解,进一步确认客户身份,手段包括客户个人信息核对、原开立账户信息核对以及其他信息核对,如客户反应较迟疑,则需对其身份多加注意。


同时,须重点关注持有异地身份证件办理开户同时主动要求开通我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业务的客户。


3. 辅助证件核对


在客户身份识别过程中对客户身份仍存有怀疑的,柜员还可以提请客户提供其他有效辅助证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