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跨境金融监管研究
专注于外汇、跨境人民币、自贸区等跨境金融政策研究,持续输出跨境类干货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超级数学建模  ·  我不小心拉在了男朋友脸上,我... ·  3 天前  
超级数学建模  ·  限时领 | Oxford ... ·  2 天前  
超级数学建模  ·  懂中式美学的人,真不简单! ·  4 天前  
超级数学建模  ·  这也太香了!一口酥脆,根本停不下来!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跨境金融监管研究

人民币汇率回升,中间价7.0996!

跨境金融监管研究  · 公众号  ·  · 2024-03-25 18:43

正文

声 明 |本文解读:金融监管研究院 高级研究员 陈菲 欢迎个人微信转发, 谢绝其他媒体、公众号、网站转载。

上周五,美元指数强势上拉,人民币汇率被动承压下行,打破了此前维持近两个月的盘整态势。背后不排除是由于 瑞士央行意外降息等因素,推动欧元、英镑对美元出现较大幅度贬值,推高美元指数所致。当天,离岸 人民币单日大跌超500 点,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最低跌破7.27关口至7.2799,跌超500点。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破7.22关口,最低下跌289点,收盘价7.2283。

今日早盘9点左右开始回调,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回升超400点至7.2327,回升幅度超过0.5%。截至发稿,报7.2512,升239点。在岸人民币最高至7.1953,一度收复7.20关口,截至发稿7.2123,升172点。

今早,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今日报7.0996,调升8个基点,回归到3月22日之前的窄幅状态。

图片来源:外汇交易中心

2 月以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始终在7.17至7.23区间震荡,月内最大波动幅度不超过200点,保持稳定走势。不过近日,日本央行加息、瑞士央行降息等事件持续影响全球金融市场。

1. 当地时间3月21日,瑞士央行意外宣布,将关键政策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1.5%,打响G10国家央行降息“第一枪”。瑞士央行意外降息后,瑞士瑞郎对美元汇率下挫。需要警惕的是,年内美国经济软着陆的可能性在增加,同时下半年有再通胀风险。如果经济数据验证了上述情况,存在美联储无法兑现年内降息75bp的风险。一旦市场预期反转,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将再度上行,使得人民币波动放大。2.日本股市大涨,2022年以来人民币和日元作为亚洲区域重要货币的联动性较强,此前在预期日本央行退出负利率和YCC(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背景下,日元一度显著升值,也平抑了美元指数走强对人民币的影响。

3.国际金价大涨,以及欧洲股指走强,从资金逐利的角度来看,资金更愿意短期追入这些涨势强劲的品种,近期A股涨速减慢,对外资吸引力下降。

本文纲要

、人民币中间价是什么?

二、人民币近期走势

三、CNH汇率形成

四、离在岸汇率影响路径

一、人民币中间价是什么?

人民币中间价属于央行的调控汇率,更多是以行政手段决定的价格,不是市场的可成交价,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向所有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询价,并将全部报价作为人民币对外币汇率中间价的计算样本,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将剩余报价加权平均得到,根据前一个交易日“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逆周期因子”来决定,并于每天早上9点15分公布,是即期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和银行挂牌汇价的重要参考指标。目前市场汇率的日间波动幅度是以央行中间价为基础,上下波动2%。

1.中间汇率的定价机制经历了三个阶段:

2015年8月11日,央行实施“中间价=收盘价”的单因子定价机制;

2016年初,中国央行实施“中间价=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双因子定价机制,一篮子货币种类持续增加,其中美元的权重占比逐渐降低;

2017年5月央行引入“逆周期因子”,

公式:逆周期因子 = 市场供求因素 / 逆周期系数 =(上日收盘价 - 上日中间价 - 一篮子货币日间汇率变化 * 调整系数)/ 逆周期系数

计算的方式是先从上一日收盘价较中间价的波幅中剔除一篮子货币变动的影响,这个主要反映市场供求的汇率变化的对冲因素就是逆周期系数,通过调整得到“逆周期因子”。

引入“逆周期因子”后,中间价机制就变成了“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变化率+逆周期因子”。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单边贬值预期显著削弱并最终消失,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进入双向波动时期。

二、人民币近期走势

1.2024年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外管局局长朱鹤新在“统筹开放和安全 扎实做好2024年外汇管理工作”中提到,“合理引导外汇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2.2024年3月6日,潘功胜行长两会记者会讲话: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今年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有望转向,美元升值动能减弱,国内外货币政策周期差趋于收敛,我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回升向好,外汇市场参与主体更趋成熟,客观上有助于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有利于跨境资金流动平衡和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3.3月21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从下一段看,我国货币政策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和丰富的工具储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下降的空间。市场解读为,后续可能还会有一定的宽松货币政策。

有专家认为,近期外汇市场波动增大,但并无明显异常,属于正常短期波动现象。对于人民币后续走势,依然取决于内外部因素的合力拉动,美元指数走弱、宏观经济复苏持续夯实、股市表现进一步回暖等因素有望推动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

广发证券 首席经济学家郭磊分析,抛开短期扰动因素,人民币汇率是存在两大有利因素的:一是国内无风险利率的位置已经偏低,2020年以来名义GDP增速/1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值为2.2倍,这意味着当下2.3%左右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隐含了5.0%左右的名义GDP增速,已处于名义增长假设的下限附近;其次,是政策对于汇率较为明确的姿态。3月21日国新办发布会上央行指出,既“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作用”,又“强化预期引导,防范汇率超调风险”,政策对于汇率的基本态度应该没有变化。因此来看,人民币汇率有条件保持基本稳定。

光大银行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周茂华认为,人民币面临环境继续偏有利。一方面,国内经济循环畅通,宏观政策有力支持,经济有望向好;外贸韧性及人民币资产估值修复趋势,国际收支有望保持基本平衡;另一方面,发达经济体央行进入政策新周期,制约美元上行空间,且预计在美联储政策新周期下,中美利差有望向常态收敛。

三、CNH汇率形成

早在2004年,香港居民个人就能够在当地银行办理人民币存取款、汇款和兑换等业务,但是香港离岸人民币汇率的形成却开始于2010年。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推动下,香港人民币存量迅速增加,为离岸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2010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签署“香港人民币业务清算协议”,允许香港人民币业务的参加银行可以无需通过人民币清算行、开设人民币账户,使中国公民和外国公民都可以开展人民币业务。不过当时香港离岸市场中人民币兑外币的交易相对分散,并没有能够形成相对全面反映交易价格的汇率。2011年6月27日,香港财资市场公会(TMA)正式推出了香港离岸市场中人民币兑美元的即期汇率定盘价,从总体上相对准确反映了香港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平均水平,也进一步推动了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快速发展。

离岸人民币因为市场发展时间短、规模较小,同时受限也较少,受国际因素、特别是海外金融局势的影响较多,能够更充分地反映市场对人民币的供给与需求。

四、离在岸汇率影响路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