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军事前沿
军事前沿网是中国最权威的中国军事网站,每日为大家提供了中国军事新闻,国际军事新闻还有网友对中国军事的最新爆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锦州警方  ·  花灯璀璨元宵夜,警灯相映护平安 ·  11 小时前  
福州新闻网  ·  突发!美军一战斗机坠毁 ·  19 小时前  
军武次位面  ·  谁说猛男不会送礼物?今年情人节轻松拿捏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军事前沿

揭秘中国海军最惨重的361潜艇事件!

军事前沿  · 公众号  · 军事  · 2017-05-20 14:58

正文

商务合作QQ:2079967795


在14年前的4月16日,中国海军一艘035G"明"级改型常规潜艇上70余名官兵在数分钟内全部牺牲在自己的战位上。那一天,这艘潜艇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舷号被涂死的不明身份潜艇

14年前的春天,应出版社之约,我正着手准备写一本反映新中国海军潜艇部队成长的书。正当我开始采访潜艇部队官兵的时候,碰上了361潜艇事件。

记得当时我在某水警区采访时,一名最先接近361潜艇的海军士官向我讲述了当时的情景:

他当时服役于北海舰队某水警区的一艘水面舰艇。4月26日下午四点左右,他所在的大队接到基地通知,在我防区有一潜艇漂浮在海面,情况不明。大队派出611和622两艘艇过去侦查。

赶到出事地点――渤海和黄海交界处的内长山群岛时,天已微黑,潜艇舷号已涂死,看不出潜艇的任何情况。

他们把现场情况报告上级后,上级分析可能是日本或韩国潜艇。于是全艇立即拉响战斗警报,进入一级战斗准备,所有人员手中的武器都子弹上膛。

这两艘艇围着潜艇转了大概两小时,发现艇内毫无动静。这时候天色已晚,得把信号灯照射着潜艇才能看清楚潜艇动向。上级命令他们原地监视,等待增援。

当时他们猜测:上级可能是想俘虏这艘潜艇。

严重的误判

而当年正在北海舰队工作的一位老领导向我讲述了更多的情况:

在接到防区发现不明身份潜艇的报告后,舰队立即询问下属各部和兄弟舰队有没有潜艇在这个海域活动,得到的回答都是没有。结果就以“ 在我海域发现不明身份潜艇 ”上报海军。

随后,北京海军总部再次询问:到底是不是北海舰队的潜艇?

北海舰队断然否认。

按照常规:经判断并非我国潜艇,就是外国潜艇侵入我国领海。于是海军把情况通报给了外交部。

潜艇入侵我国领海是重大外交事件,外交部准备第二天就召开新闻发布会,向某国提出抗议。同时要求海军进一步查实。

随即,北海舰队司令部一位首长带领工作组赶到该水警区进一步核查情况。但是工作组到达之后,水警区首先为该首长接风,下属乘舰艇赶赴出事海域……

不过,赶往出事海域的手下并未上艇,报告仍然是不明国籍潜艇,该报告经司令部首长签字后上报了海军。随后,海军报告了外交部。

报告上交后,北海舰队司令部首长觉得有些不踏实,又把工作组成员叫来,问他们上艇没有?得到的回答是:没有。

司令部首长命令备船,立即赶往出事海域。

当他们登上潜艇的时候,才最终发现:这是我们海军的361潜艇!此时,所有官兵已经全部牺牲在自己的岗位上,航海日志被定格在4月16日。

而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 潜艇完好无损,官兵们神态安详,没有挣扎的痕迹,甚至脸上都没有一丝痛苦的表情。

现场的海军官兵无人能够解释原因,甚至有人怀疑是遭遇了神秘事件。

“361”艇惨剧如何发生

70名官兵殉职,现场没有任何伤痕,任谁都想知道、但谁也不知道361艇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是自人民海军组建以来最严重的一起事故。军委高层震怒,命令将361号潜艇立即拖回旅顺基地,追查事故原因。

后来事故调查组的通报还原了361潜艇的最后时刻:

361号潜艇是常规动力潜艇,也叫做柴电潜艇,依靠柴油机和电池保证动力;电池充电需要启动柴油机,而汽柴油机需要大量氧气才能够运作。

在4月16日当天,361号潜艇电池电力逐步耗尽,潜艇上浮到潜望镜距离,将潜望镜和通气管伸出海面,开始例行充电。但当时海面风急浪大,海水进入通气管,导致管口阀门自动关闭以防止潜艇沉没。

而此时,正在运作的柴油机却没有停止,仍然在大量吸收氧气。在短短2分钟内,艇内所有氧气被消耗一空,70名官兵瞬间就遭遇了可怕的窒息。

这种氧气瞬间消耗殆尽的窒息,不同于掐住脖子的机械性窒息,是静悄悄的杀手。人在突然失去氧气后,最开始1分钟左右,会出现气闷的状态,也就是喘粗气,随后会感到严重气闷和心跳加快,却难以发现是出了什么事。之后约1分钟,人迅速窒息、意识丧失,出现休克症状。

从窒息开始约2到3分钟后,基本必死无疑。

而我一名在潜艇上有多年服役经历的战友也印证了这一结果的可信度。他当时表示,其实361艇事故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主要有两条:

第一,潜艇设备有缺陷。对于常规潜艇充电时存在安全隐患,这是各国军方都清楚知道的事情。作为这种隐患的防备技术,并不难解决,只要简单的对艇内氧气检测,一旦低于危险标准就自动关闭柴油机或者至少进行报警就行了。但遗憾的是,361号潜艇压根没有这种设备。

第二,潜艇官兵有失误。正常的充电期间,只要启动柴油机,就务必确认通气管是否打开。柴油机工作时,最好将机舱密封,防止危及全艇。如发现情况,操作员就要以最短的时间使柴油机停止工作,并进行通风换气。但遗憾的是:所有这些,361号潜艇都没有做到,以至遭受灭顶之灾。

两个未经证实的猜测

为什么涂死舷号?

从惯例分析,前往别国海域执行侦察任务时,将舷号涂死是各国海军通行做法。361潜艇当时极有可能是在执行一项到海外秘密的侦察训练任务,当时中国海军潜艇部队经常执行这样的任务。

中美撞机事件时,中国海军的一艘战略核潜艇甚至到了美国西海岸的家门口,以起到威慑作用。

为什么保持无线电静默?

如果361潜艇是在执行一项海外侦察任务,那么保持无线电静默就顺理成章了。执行外海侦察训练任务的潜艇,为了避免暴露自己,必须保持无线电静默状态,因此有一段时间失去联系是正常的。

按当时361潜艇的训练计划推算:它早已不在内长山海域而游弋在大洋深处了。所以 在当时基地指挥人员的潜意识里,那一片海域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潜艇。因此造成了潜艇已经失事10天而基地指挥人员全无知晓的悲剧。

最后的结论

2003年6月13日,新华社发布消息:

海军361潜艇失事原因已查明,是由于指挥操纵不当造成的。

中央军委作出决定,对361潜艇特大事故负有责任的有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给予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兼海军北海舰队司令员丁一平、海军北海舰队政治委员陈先锋行政降职处分,同时分别给予其他8名有关人员以行政撤职、降职等纪律处分。

同一天还发布了海军司令员石云生、政委杨怀庆被免职的消息。

这是建国以来因一次事故处罚军内高级将领人数最多的一次,包括两名上将、两名中将。

后记:361潜艇重返深海大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