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经济学家》杂志创刊了,现在订阅更享优惠,请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或
长按下文二维码
。
来源:第一财经
邢自强为摩根士丹利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7
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7年上半年经济数据。据统计,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9%,增速与一季度持平,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态势趋于明显。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当日在北京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表示,中国经济最近复苏强劲,抵消了金融去杠杆过程中依赖信贷部门产业的增长放缓。
经济复苏强劲
摩根士丹利发布报告称中国经济将轻微减速但经济结构会更健康。当局采取的紧缩措施导致公共投资和房地产市场走缓,但将被强劲的外部需求和民间投资的复苏部分抵消。预计中国将于2027年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7
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7年上半年的主要经济数据,不论从GDP的增速、进出口、通胀等经济指标来看,中国经济最近走势都比较强劲。基于微观指标的大摩中国经济指数(MS-CHEX)上半年的同比增速比官方发布的GDP同比增速还要高0.1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的自发部门在复苏,抵消了金融去杠杆过程中依赖信贷部门的产业的增长放缓,”他表示,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持乐观态度。其研究报告显示,全球经济正在稳健复苏,尤其是除中国外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基本面正在逐步改善;除中国外的全球投资增速也逐步提升,伴随着他国产能和设备的更新,全球需求的改善将支持中国出口的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131412亿元,同比增长19.6%,其中出口72097亿元,增长15.0%。
除出口外,中国经济的投资结构也在逐步改善:国企固定投资增长放缓,而民间投资、制造业投资逐步回暖,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长7.2%,比上年同期加快4.4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的60.7%。大摩的研究还显示,私人部门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在服务业和产能合理的制造业有明显的回升,由去年的零增长升值现在的8%和6%-7%左右。邢自强预测,外需的好转将继续促进私营企业投资的复苏,未来的增长驱动力将转向低信贷密集型制造业。
而对于备受关注的房地产市场,大摩认为房地产市场将走软,因为自2016年3月以来,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政策已开始收紧,约有50个城市已加强或实施了政策收紧以遏制投资需求。在政策收紧下房地产销售增速放缓,库存积压情况有所缓解,但房地产开发增速依然强劲。
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4%,涨幅与一季度持平,6月份CPI同比上涨1.5%,涨幅与上月持平,环比下降0.2%。据大摩观察,虽然CPI连续几个月处于略疲软态势,但去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持续上行至2.1%,预计将于年底攀升至2.5%左右。
“核心CPI的稳步上升是经济比较健康合理的征兆,而例如猪肉等食品的通胀很低,但食品占通胀的三分之一左右,所以导致表面上的通货膨胀率非常低”,邢自强解释道。
在CPI涨势温和的情况下,PPI涨势出现放缓。上半年,PPI同比上涨6.6%,涨幅比一季度回落0.8个百分点。6月份,PPI同比上涨5.5%,涨幅与上月持平,环比下降0.2%。据大摩观察发现,PPI的主要下滑动力来自于原材料和大宗商品价格的极速回落,中下游产品的价格仍非常稳健,同比增速达2.3%,这说明中下游企业传导价格的能力较强,这对企业盈利和收入增长非常关键。而非原材料的PPI即核心PPI跟中国企业的收入关联程度较高,再加上出口部门的改善,大摩认为,工业企业的营收增长在未来一年半左右可以保持10%甚至更高水平。
此外,大摩预测,下半年的MS-CHEX增速将回落到5%左右,回落幅度较温和,主要是受到汽车产业周期性下滑导致的销售大幅放缓影响,而非增长质量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