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
点击上方
"
证券市场周刊
"
↑
免费订阅本刊
1
月
7
日,山东农业大学和金正大集团合作
20
周年研讨会暨新一轮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山东临沭金正大集团总部举行。山东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冷畅俭,山东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勇,临沭县县委副书记王俊国,临沭县副县长王传义,金正大集团董事长李玉晓,金正大集团总裁万鹏等来自山东农业大学的相关领导和专家教授、临沭县有关领导和金正大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及科研人员等
80
余人参加。
会上,山东农业大学和金正大集团对校企合作
20
年和缓控释肥技术合作与推广
20
年进行了梳理总结,并签订了双方新一轮战略合作,重点对缓控释肥的国际化推广做了深度研讨。
“回顾金正大集团
26
年的发展历程,让我们受益最多的就是始终坚持走自主创新与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其中,最值得称道的典范,就是金正大集团与山东农业大学
20
年校企协同、产学研战略合作。”金正大集团董事长李玉晓在会上说道。早在
2004
年,由山东农业大学张民教授研发的包膜控释肥技术在金正大落地安家,山东农业大学和金正大集团从此联合走上了一条依靠科技、共谋发展之路,迄今已有
20
年合作历程。
“双方经过
20
年的探索,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技术创新为目标,校企共建、共享国家级科研平台为依托,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校企共享新模式。”山东农业大学教授
张民在会上说,“双方坚持知行合一、协同创新,造就了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突破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获得多项国家级或省部级科技奖励,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缓控释肥产业化应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在过去合作的
20
年中,双方联合发展了
1
个产业,实现了缓控释肥料在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个小产品到一个大产业的发展;获得了
2
次国家科技奖——“新型作物控释肥研制及产业化开发应用”课题获
2009
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绿色生物基材料包膜控释肥创制与应用”项目获得
2023
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双方共建了
3
个高端科研平台——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肥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农业农村部植物营养与新型肥料创制重点实验室,共同牵头成立了国家科技部首批试点的
36
家联盟之一——缓控释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过去合作的
20
年中,双方在“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多次合作参与多项国家级重点课题项目;双方共同参与制订的《缓控释肥料》行业标准、《控释肥料》国际标准,成为我国引领世界控释肥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临沭县委副书记王俊国表示,校企合作在推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具有重大意义,金正大集团与山东农业大学的合作典范,为县域科创建设、企业转型发展、院校科研提升提供了宝贵借鉴,已成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样板。
“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也是最忠实的见证者。
20
年来,山东农业大学与金正大集团从陌生到熟悉,从奋发前行到久久为功,从互通互信到合作共赢,成功探索并实践出一条有效的、长期的校地、校企合作发展之路,共同走过了一段极不平凡、催人奋进的发展历程。”山东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冷畅俭表示,
20
年来,双方推广应用了一批重要技术成果,联合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难题,培育建强了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共同培养了一批产业支柱人才。
金正大和山东农业大学合作为公司走产学研之路开启了良好的开端,不仅在缓控释肥研发、生产及技术创新方面开展了产学研合作,而且在新产品推广、应用方面金正大也广泛与科研院所合作,为大面积推广应用到大田作物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成了产学研合作的典范。
据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金正大集团正高级农艺师张强介绍,多年来,金正大不断加大研发力度,以市场为导向,探索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新产品,技术创新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加速产品的升级步伐,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其产学研合作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也在不断增强。目前已与山东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等国内
40
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战略或科研合作关系,通过整合外部科研资源,走出了一条“引进
-
消化吸收—创新提高”的产学研道路。
(为山东农业大学张民教授、杨越超教授颁发“卓越贡献奖”)
“缓控释肥产业在国外已有半个世纪的发展历史,
2006
年金正大集团最早投产的缓控释肥达到产业化规模后,我国才真正有了商品化的缓控释肥料。以金正大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生产企业,引领着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强劲,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从赶超者到领跑者的转变。”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张民老师说道。
据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金正大集团正高级工程师李新柱介绍,自
2004
年起,金正大就联合山东农业大学进行缓控释肥的开发,一举破解了困惑研究开发领域多年的难题——— 控释肥机理研究、控释肥包膜材料开发和控释肥包膜技术创新,奠定和形成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控释肥生产工艺体系。并通过“小试—中试—产业化技术平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多项研究创新成果的集成,创建了“科研开发-生产制造-试验示范-技术应用-大面积推广”产、学、研相结合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与创新和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研发模式。
金正大集团万鹏表示,在过去合作的
20
年中,中国缓控释肥产业由弱到强,缓控释肥产品从不被农民认知、逐步接受到现在成为了大多数农民优先选择的肥料品种,使得原本在国外被定位为“贵族肥料”的缓控释肥走入中国广阔的田野。而伴随着缓控释肥示范推广的不断扩大,我国的缓控释肥产业也实现了从规模领先到标准领先、服务领先和技术领先。得益于这一产业的发展,金正大集团也成为中国缓控释肥领域的金字招牌,持续引领全球缓控释肥行业发展。
“今后,金正大将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份额,并加速打造‘全球缓控释肥技术引领者’的国际化标杆。”金正大集团副总裁董治中表示,在开发和推广缓控释肥的过程中,金正大非常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必须走出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技术体系,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提升我国肥料产品的国际影响力。下一步,金正大将秉承联合协作、融合发展的理念,通过输出技术、品牌、服务乃至资本,向国内行业企业输出控释肥技术,服务于全球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