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
↓
↓↓
大家好,我是
坚持说老实话,始终保持希望的
肖老师
▲ 点击上方关注
▲
再点击右上角的“
···
”,选择
设为星标
,
文章每天
自动推送
很多作为小镇做题家,考过90%的同龄人,留在一线城市,或省会城市的,喜欢拿自己20年前的求学经验作为参考。遇到不同的情况,则是你们城里人卷,乡里不搞。
但是,真的这样吗?首先,在这里交流的就是以长沙这种省会作为参考背景讨论,再扯乡村教育,其实就没有意义,因为群里交流的,95%以上是在长沙或者更一线的大城市。
其次,作为80后的我们,我小学的时候,作为拔尖的,其实已经跟过小学老师的暑假班课,这还是在乡镇。
只不过有些小灶可能不收费,有些小灶是自己缴费选择的。
至于说,我们同期的县城孩子,我所知道的,那奥数的培训可是从小学就开始的。
只不过到了初中,可能在最好的县中,最好的县高中,额外的补课确实少一些,因为成绩比较拔尖,基本上跟着校内就是全县最好的资源,还额外到哪里去找更好的培优班吗?自然是不需要。
但是对于部分,成绩没那么拔尖的,家里又有资源的,如图是在长沙省会这种,20年前找各种家教,包括全国级的奥数教练,而我们在县城的,未必没有找县中的在职老师,私下花钱补课的。
只不过,大家资源有限,不像21世纪后的教培产业全社会洗礼,没有官方和编制资源的,可以自己花钱去解决部分补课需求。
这也是新东方和学而思教培能迅猛扩展到全国的重要原因,想想这两家机构就市值5000亿,这还只占到全国的百分之几业务量。
那更多的其实是地方品牌或者隐蔽的家校合谋教培产业。
不存在不补,无非是强度的深浅。拔尖的,由最好的县中,省一中类的校内免费或者极低收费的超前培优,这在30年前如此,在30年后的今天依旧如此,只不过,现在对于拔尖的定义和要求更高。
以至于,这个要拔尖的,都需要更早去的额外卷超前学。它未必对中高考有用,但是对于初高中,抢占有限的最好教学资源可能是有价值的。所以,才有日益内卷的应试和教培。
对于不那么拔尖的,需要补差或者开小灶的,30年前的,属于少数有资源,家长有认知意识的,会去找关系,花钱财找到编制内的老师一对一加强,这种社会宣传和影响面都极小。
而在2000年以后,当补课成为一种产业,那就不止是有资源和关系的群体在补课,有经济条件的,找不到体制内老师,可以选择市场中的补课学校去买到服务。
所以,大家日益内卷。而在今天的乡村,确实一样是不补课的。
因为没经济条件,也没业务提供方。
但是,今时今日,在同一套升学标准下,如果没有对乡镇的定向扶持中高考录取政策,
乡镇的分差和省会,在同一套试卷下,录取分差是可能超过10%的总分。
可能这才是“卷”背后真正的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