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洱海生态保护和恢复的情况。包括鱼种投放、暂养方式、增殖放流、村落基础数据库建立、动态监测、生态沟渠和库塘的作用等。文章还提到了洱海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周边发展影响,包括渔民收入、客栈经营等。同时,文章也指出了项目推进的困难和不足,以及目前洱海整个修复项目的进展情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洱海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
包括鱼种投放、暂养方式、增殖放流、村落基础数据库建立、动态监测、生态沟渠和库塘的作用等,旨在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
关键观点2: 洱海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周边发展影响
包括渔民收入增加、客栈经营改善等,证明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可以相互促进。
关键观点3: 项目推进的困难和不足
目前洱海整个修复项目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需要解决。
关键观点4: 洱海修复项目的进展情况
目前洱海修复项目正在推进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正文
多样性保护 恢复
“重塑”洱海生态
近年来洱海水质稳定保持优良水平,湖体透明度提升至2.29米,一度消失的海菜花也重现洱海,这些变化到底是如何发生的?我们一起去到大理看看。
大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项目负责人 李永标
“我们刚才放的鱼大概分两个品种:一个是鲶鱼统称鲢鳙,分为白鲢和花鲢。土著鱼有三个品种:一个是春鲤、裂腹鱼、杞麓鲤,为了确保投放下去的鱼成活率提高,投放水温必须达到15摄氏度。”
为提高鱼种成活率,洱海鱼种投放采用暂养的方式进行,先在周边近2000亩水域的暂养池进行暂养,待鱼种适应新的生存环境后逐步放流洱海。
李永标:“一般要在暂养池里驯化、适应水域15-20天,之后对暂养池的大围网开口,健康状态最好的鱼,当天就能游到洱海里。”
洱海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利用不同鱼类的摄食特性,通过对水体内藻类及有机碎屑的摄食作用,减少水体中的藻细胞和有机物的含量,可以促使洱海生态良性恢复。2024年,洱海共投放各种鱼类近600吨。
湾桥镇下鸡邑村村民 陈勇
“平时放进去的鱼要进行管养,还有周围渔网的维护,如果发现有死鱼要赶紧打捞出去,尽量不要污染水。
”
今年60岁的湾桥镇下鸡邑村村民陈勇,过去靠打渔为生,现在则参与到洱海的生态保护中来。在增殖放流的近三个月期间,担任管护员的陈勇,月工资五千元,在洱海每年的开湖捕捞期,他也能有不错的收入。
陈勇:“每一次开海少一点一万多元,多的话四五万也有的。希望政府能把洱海治理成以前我们小时候的那个样子,我们就更高兴了。”
面源污染精控科技小院23级硕士研究生 陈龙
“这里位于九龙沟是洱海的一个入海口,我们需要采集村落农田比较集中的交界处,并拿到实验室进行测验。”
陈龙和团队主要做的事,就是通过调查结果,初步建成古生村片区村落基础数据库,进一步构建精准的源头排放-输移-入湖全过程的“六纵七横”监测网,为准确定量片区生活源和各种用地类型雨水径流污染负荷贡献提供科学支撑。一边是持续的动态监测,一边是生态沟渠、库塘持续净化农业污水。
中国地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山水项目负责人 李正
“这个库塘的主要作用和功能就是收集农田尾水,对它进行调蓄和净化,第一道强化处理,用生物膜、曝气机这种方式;第二道工序就进入植物的调节和净化,渠道完了之后,再通过提水泵站,再到上游作尾水的循环利用。”
洱海水质为什么可以保持优良水平?《金色热线•追踪》栏目邀
请到了重量级嘉宾,为大家答疑解惑。
(右)主持人 :苏媛
(中)嘉宾: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 副厅长 赵乔贵
(左)嘉宾: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处长 张钒
嘉宾
: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 副厅长 赵乔贵
增殖放流是如何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此外还有哪些重要的措施?
古生村的污染防治和水资源循环利用对洱海保护有什么重要借鉴意义?
为什么要对“山水林田湖草沙”进行“一体化”的保护?
通过一体化修复,洱海的水质有了什么变化?
洱海的生态环境日益改善,也带动了周边的发展。
来大理开客栈的湖南人胡月华是洱海变化的受益者。她2018年到海东投资了一家客栈,总共有12间房间,去年,随着洱海生态湖滨带的建成,她所在的下河湾成了外地游客打卡,本地游客休闲的好去处,她的客栈也几乎日日满房。
客栈经营者 胡月华
“
这里路边上停满了车,有很多游客在沙滩上面玩,还有很多拍婚纱照的。生意肯定明显就好多了,以前真的是没有什么客人,也没有什么利润。
”
下河湾的改变来源于环洱海湖滨带清退鱼塘湿地保护修复项目。过去,洱海周边有4000多亩,202个小鱼塘,鱼塘水系交换能力差、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沉积底泥内源污染加剧对洱海水质造成不小的影响。湖滨带清退鱼塘工程通过清除污染底泥和残留塘埂,从根源上彻底减少湖滨带底部内源污染,并修建生态廊道改善水体循环代谢能力。
大理州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祥余
“项目实施之后为大理人民包括进大理来的游客提供了更多旅游的场景,
同时带动周边村民民宿的发展,下一步大理州委、州政府考虑东南部廊道这一块的建设,引进更多的文旅产品。”
嘉宾
: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处长 张钒
除了渔民收入、客栈经营、洱海生态修复还创造了哪些价值?
项目推进还有哪些困难和不足,如何解决?
目前洱海整个修复项目进展情况怎么样?
《金色热线•追踪》栏目
我
们为您深入解读
《从“一湖之治”到“生态之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