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盛方商学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因为实战,所以落地!由旅游经济学者、国内著名的城乡战略与区域经济顾问导师、旅游地产与养老地产规划专家许豫宏教授领军作为集团创始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家外汇管理局  ·  冰雪亚冬 ... ·  21 小时前  
野球帝  ·  推荐一款自家的裤子!福利价,39元起! ·  3 天前  
野球帝  ·  3换2交易!快船,终于把他清理出去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盛方商学

阿姆斯特丹郊外的老年痴呆特色小镇

盛方商学  · 公众号  ·  · 2018-05-18 21:28

正文


老年痴呆小镇

这听起来很离奇

但确实存在,且很有特色

这个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郊外的小镇

是全球首家

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

专门建立的大型疗养院式失智照护小镇



一、总体介绍



这个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郊外的小镇,有10个足球场那么大,广场、超市、理发店、电影院、酒吧、咖啡厅等一应俱全。


        

居民们在镇上悠闲地散步、遛狗,在广场上聊天,在超市里购物。20世纪50年代的复古建筑风格,让人感觉仿佛小镇居民都是穿越而来。



而且听说镇上来来往往的路人是假的,超市、餐厅是假的,店员也是假的。


        

这里是全球首家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的老人,专门建立的大型疗养院式“失智照护小镇”。


        

这里没有冰冷的病房,取而代之的是23所舒适的公寓,工作人员会根据老人的生活习惯,将风格相似的老人们安排住在一起。


        

医生护士们变装成邻居、店员、仆人等等,在这个小镇里守护着这些失智老人,医护人员完美诠释了那句: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由于在失智症病发的过程中,童年和青年时期的记忆是最长久的,为了尽量减少病人对于新环境的抵触和焦虑,所以室内参照的是20世纪50、70年代的风格。


        

这穿越风复古建筑设计,可以让病人在记忆中仅存的场景中生活,从而降低他们的焦躁感、延缓病情。


        

这个看似新奇的疗法,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照片、音乐等方式,唤起失智症患者几十年前的记忆。



        

为了确保老人的居住风格与之前的风格类似,房间被特意设计为6种主题风格:城市风格、贵族风格、商务风格、印度风格居家风格、文化风格和宗教风格。



        

老人们都是专业付费玩家,医护人员则是游戏设定的NPC。每个6人间或8人间里就有1到2个医护人员扮演着邻居、室友.老人们和这些固定角色一起生活,听起来就像在玩一个游戏。



        

在这里,老人们不会被医生提醒,而是正常地参与到生活中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像正常人一样在家里做饭、打扫卫生……开心快乐并且有尊严地生活。


        

这些老人可能在智力或记忆上有所欠缺,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的感知。失智老人常常会到处闲逛,霍格威村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堡垒,大门和围墙的防护下,他们可以在小镇里自由行走。


        

还可以出门到杂货店采购各种日常用品,去理发店做个发型,到酒吧小酌一杯,迷路时会得到周围“居民”的主动帮助。



小镇最初的灵感来自于一名普通护工伊冯•范•阿姆,曾在一家失智老人护理中心工作的她,看着老人们在临终前经历的种种,十分痛心。



23年前的一天,Yvonne 的母亲打来电话,告诉她父亲突发心脏病去世——是突然发作,他几乎没受什么痛苦,走得很快——她的第一反应是“谢天谢地,父亲不用去养老院了。”老人在养老院的生活其实并不幸福,老人们通常觉得非常不自由。


        

父亲的去世激发了她内心深埋已久的构想,能不能创立一个可以让老人们正常生活的护理院?


       

失智老人们不必再被禁锢在病房中痛苦度日,而可以走出户外享受生命最后时光中的鸟语花香。


         

终于在2009年随着霍格威村的落成,这个构想成为现实。


       

全村250名全职或兼职的护理人员,医生和专家扮演成村民,为152名失智老人提供24小时全方位照护。



世界上总有人,努力把世界变得更美好,Yvonne就是当代护理界的南丁格尔。79岁的琼瑶发布长文公开信交代身后事,希望“预约自己的美好告别”。她提到,台湾面对失智或失能的父母,往往送到长照中心,认为这才是尽孝,但往往失智或失能老人们在照护中心的生活却是尊严尽失,度日如年。所以她说“我最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失智和失能。”


        

目前,我国有超过900万的失智症病患,其中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超过500万人,居全球首位,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情况会越来越严峻。


       

患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不但承受病痛,也会因为家人的照看产生压力。那些被送到养老院或者照护中心的老人,更是因为远离正常的生活轨道,病情恶化。


       

《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隔离疗法会加重失智老人的病情。我们也许无法阻止病人患病,但是我们却可以用建设霍格威村这样巧妙的办法来减轻病人的痛苦。


        

霍格威村的建造共花费了1930万欧元,其中1780万来自政府,其余的来自社会组织。这对于许多国家来讲是相当困难的,虽然这种模式不可复制,但理念却是值得借鉴的。


       

许多年迈的夫妇将失智的另一半送至霍格威,让他们在这座常人看来虚假的小镇中,以一个正常的方式,继续自由自在、快乐地生活。


        

如果有一天,我脑海中的橡皮擦,将属于我们的美好记忆一点点抹去,我忘记了自己的名字忘记了我们的家,也忘记了你,请把我送到这里。



二、借鉴意义


第一、它有足够的业态支撑,那就是医疗产业。


第二、它是一个真实的生活空间,有广场、超市、理发店、电影院、酒吧、咖啡厅等,足有10个足球场大,尽管没有我国特色小镇所要求的3平方公里的1/3大。



第三、诸多全职或兼职的护理人员、医生和专家装扮成村民、邻居和室友,与老人们一起生活,为失智老人提供24小时全方位照护,是本职工作,却又像是在玩一个没完没了的游戏,形成一种沉浸化社会形态。这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化精神,奉献、互助、尊重、包容,等等;为确保老人的居住风格与之前的生活习惯相似,特意情景化地设计了城市、贵族、商务、居家、文化和宗教等不同文化主题的房间。



第四、特色小镇是自发形成的,政府只是起了催化作用。小镇最初的灵感来自于一名普通护工伊冯•范•阿姆荣根,曾在一家失智老人护理中心工作的她,对老人们在临终前的种种经历感到痛心,于是,爱心滋生了产业,产业衍生了生活聚落,生活沉淀了文化。至于旅游,压根就不存在,以后,也许出于好奇、探秘,或者做义工,旅游者会纷至沓来,但那是另一码事,而不是当下的我国特色小镇开发者、投资者、规划者从一开始就刻意而为之、所企求的。



 推荐阅读 

深度解读!十九大之后旅游业发展新机遇与新趋势

外国人选出中国“新四大发明”,让全世界都羡慕嫉妒!厉害了,我的国!

乡村精准扶贫:关于闲置农居改造的六大运作模式

万亿级文旅市场被引爆:主题公园+旅游演艺将成为两大核心

农业补贴大变革:2018年搞农场补贴拿多少?怎么拿

盛方公益实战微课堂精彩摘录

盘点:当下最新潮的养老模式,想做养老地产就一定要知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