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分子科技
高分子科技®做为全球高分子产业门户及创新平台“中国聚合物网www.polymer.cn”的新锐媒体,实时报道高分子科学前沿动态,关注和分享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一线科技创新设计、解决方案,促进产学研及市场一体化合作的共同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高分子科技

贵州大学谢海波/犹阳团队 Macromolecules:基于木质素基咪唑固化剂的高性能环氧胶黏剂

高分子科技  · 公众号  · 化学  · 2024-12-11 13:0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上方 蓝字 一键订阅


环氧树脂是最具代表性的热固性树脂之一,在涂料、胶黏剂、复合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绝大多数环氧树脂以不可再生化石能源为原料,在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显著的背景下,开发以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为原料的生物基环氧树脂对于提升其可持续性有重要意义。木质素具有丰富的芳环结构,其本身及其解聚产物是制备生物基环氧树脂的理想原料,相关研究大多关注新型木质素基环氧树脂分子设计与创制,但是对于木质素自身结构特点对环氧树脂性能的影响则较少涉及。

近日,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谢海波教授、犹阳特聘教授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 ACS Macro Lett. 2023, 12, 1151−1158, ACS Macro Lett. 2024, 13, 6, 775–780, Indus. Crops Prod. 2024, 215, 118658, ACS Appl. Polym. Mater. 2024, 6, 8, 4830–4839 )以木质素解聚产物藜芦醛为原料制备了木质素基咪唑 (BIM) ,以其作为商用 AG-80 环氧树脂的固化剂,研究了其继承自木质素的芳环、甲氧基对所得环氧树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对环氧树脂固化行为的研究显示,芳环的共轭效应与甲氧基的给电子效应可协同调控木质素基咪唑上 N 原子的亲核性,使其与 AG-80 的反应活性介于无芳环修饰的咪唑以及无甲氧基的三苯基咪唑之间。 BIM 在固化后的树脂内部以非共面咪唑鎓形式存在,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与变温红外 / 紫外 / 核磁结果显示,围绕咪唑鎓结构产生了芳环的 π-π 堆积作用、阳离子 相互作用以及甲氧基的氢键作用,上述非共价键在树脂内部构成了以木质素基咪唑鎓为核心的超分子交联网络,可显著提升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 T gDMA = 230.85 °C) 和力学性能。作为环氧胶黏剂,其可在 -196 °C 的低温环境和 200 °C 的高温环境下服役。 相关成果以 “High-Performance Adhesive with Wide Working Temperature Range Enabled by the Multivalent Supramolecular Network around Lignin-Derived Noncoplanar Triaryl-imidazolium” 为题发表在高分子材料领域顶级期刊《 Macromolecules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硕士研究生 李海 为论文第一作者, 犹阳 特聘教授、 李云琦 教授、 谢海波 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为论文唯一完成单位。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52303121 22173094 )、贵州省科技项目 ( 批准号: Z2024021, BQW [2024]006 and ZK [2024]yiban020) 、贵州大学特岗人才计划 (X2022008) 的支持。


1 环氧粘合剂的制备


2 木质素基咪唑、咪唑以及三苯基咪唑与 AG-80 的固化机理研究


3 模型化合物的变温核磁 / 紫外研究证明树脂内部存在 π-π 堆积作用以及阳离子 相互作用


4 固化树脂的变温红外研究证明树脂内部形成了非共价键网络


5 固化树脂内部的非共价键示意图


6 木质素基咪唑、咪唑以及三苯基咪唑与 AG-80 固化所得树脂的 DMA 曲线对比


7 粘结性能


作者介绍:

犹阳,理学博士, 2021 6 月毕业于中山大学,获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博士学位,于同年 10 月加入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长期从事动态交联聚合物与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的结构设计、构效关系研究,目前已在 Mater. Today, Macromolecules, Mater. Today Phys., Indus. Crops & Prod., ACS Macro Lett. 等期刊发表 SCI 论文 10 余篇,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21/acs.macromol.4c02402


相关进展

贵州大学谢海波教授/张丽华副教授 CEJ:多功能壳聚糖基聚离子液体双网络水凝胶电解质用于超级电容器和应变传感器

贵州大学黄俊/谢海波、南昌大学陈义旺 Angew:一种具有强界面化学的仿生多功能水凝胶网络用于无枝晶柔性锌离子电池

贵州大学谢海波教授、谢远鹏特聘教授团队 AFM:用于柔性可持续有机光伏的生物基热固性基底

贵州大学黄俊特聘教授/谢海波教授、南昌大学陈义旺教授 Angew:多功能纤维素纳米晶电解液添加剂助力超高倍率和无枝晶锌阳极

贵州大学谢海波教授团队 ACS Macro Lett.:直接利用CO₂制备非异氰酸酯聚氨酯

贵州大学谢海波教授团队 ACS Macro Lett.:在生物基单组分环氧树脂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email protected],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 高分子产学研 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 几十个 专项交流群 ,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 上万名 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 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 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 ,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