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世纪风云潮
人类进入新世纪,在天地自然、人类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皆出现巨变浪潮,我们切实来关注变化的前沿信息。通过研究世界各国所遗留的预言,或许能提前了解未来世界巨变要显示的重大事件。以便我们在某些方面主导变化进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世纪风云潮

鸟兽崇拜-鹰图腾

世纪风云潮  · 公众号  · 探索  · 2017-08-20 08:2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 蓝色字 免费订阅,

鸟兽崇拜-鹰图腾

说到图腾一般与神相关,在佛经中提到金翅鸟因缘,这应该与龙图腾相对应的。而因缘的关系,金翅鸟是以龙为食。

其实龙与金翅鸟是动物中的神,非肉眼能见,其身乃精微物质,在佛教中为八部护法中重要的两部。

迦楼罗

是古代世界性的巨鸟崇拜在印度地区的体现阿拉伯的Roc,中国的大鹏,印第安人的雷鸟等等。

释名中写道:“迦楼罗”是一种大鸟,翅有种种庄严宝色,头上有一个大瘤,是如意珠,此鸟鸣声悲苦,以那迦为食。”迦楼罗每天要吃一条那迦王及五百条小那迦。等他临终时,无法进食,上下翻飞七次后,飞往金刚轮山,全身自焚,只剩一个纯青琉璃心,值得注意的是,佛教所谓的龙族其实是那迦族(Naga)。

按照印度教的神话传说,迦楼罗是大神 毗湿奴 的坐骑,属次级神,据说其形象为半人半鸟,生有鹰首、利爪和喙,身躯和四肢则与人无异。传说迦楼罗乃太阳神 苏利 耶的御者 阿卢那 之弟。迦楼罗之母受其夫的另一个妻室和其子众那迦的奴役。众那迦要求迦楼罗为他们取来长生不老的甘露作为释放其母的条件。在东南亚,迦楼罗是忠心的象征。

密宗中的迦楼罗-金翅鸟

那迦:龙

那迦,是护卫佛法的有功之臣,专司兴云降雨。在佛经里,那迦拥有大量的珠宝,是海里的富豪。古印度人很尊敬龙,认为水中生物以那迦的力气为最大,下雨是那迦从海中取水而洒下人间的。有天龙、海龙、地龙之别,龙是守护宝藏的。


苏美尔:(前4000-前2000年)

苏美尔人 (也译作 苏默 ,英文为Sumerian)建立的苏美尔文明是整个 美索不达米亚 文明中最早 ,同时也是目前所知的全世界最早产生的文明。苏美尔文明主要位于 美索不达米亚 (即 两河流域 )的南部。通过放射性碳十四的断代测试,表明苏美尔文明的开端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000年。约结束在公元前2000年,被 闪族 人建立的 巴比伦 所代替。这里发现的含有 楔形文字 前文字的最古老的石板(这是目前公认的最早的文字记录)可以被定期为约公元前36世纪。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知道古苏美尔人的来历。他们称自己为“ 黑头人 ”,讲一种与该地区 闪族 部落语言不相干的奇怪语言。

鹰神智者

苏美尔:古地区名。在今伊拉克东南部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下游。早期居民为 苏美尔人 。约在公元前三十世纪出现过一些 奴隶制 城邦,彼此长期混战,先后称霸。公元前二十四世纪中期,乌玛国王卢伽尔-扎吉西(约公元前2373-前2349年)征服南部各城邦,建立苏美尔国家,定都 乌鲁克 城。约在公元前二十四世纪末为 阿卡德 所灭。 苏美尔人 两河流域 早期文化的创造者。首先创造 楔形文字 。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可考证的文明。

这个鱼形智者与大禹相关,


颛顼帝: (公元前2513-2435)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黄帝之孙,年十岁,佐少昊,二十即帝位,这与埃及第五王朝在历史时间上基本对应。

颛顼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今四川省渡口一带),实居穷桑,其母女枢因感“瑶光”而生,十岁而佐少昊,二十而登帝位,初封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东旧城村),都于帝丘(今濮阳县西南)。在位七十八年,寿九十八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死后葬于动郡濮阳顿丘城门外广阳里中(今内黄县三杨庄西)。

《史记·五帝本纪》载:颛顼“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洁诚以祭祀。”

以鸟纪官:火正与官职:

据史料记载,上古五帝时期,太昊以龙纪官,炎帝以火纪官,黄帝以云纪官,少昊以鸟纪官。这些纪官方式虽然都能明确职责,但无不复杂而臃肿,不利于社会的持续、长久、健康发展。颛顼称帝后,对繁琐的官职进行了改革,采用民事纪官,按照先圣五行之说,施行明确责任分类管理的 五官制 ,这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设立的五官制。

《左传·昭公十七年》云:“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则不能故也。”《汉书·百官公卿表第七上》云:“《易》叙宓羲、神农、黄帝作教化民,而《传》述其官,以为宓羲龙师名官,神农火师火名,黄帝云师云名,少昊鸟师鸟名。自颛顼以来,为民师而命以民事,有重黎、句芒、祝融、后土、蓐收、玄冥之官,然已上矣。”上文重黎等六词中,重黎实为二人名,重为句芒,黎为祝融,而句芒、祝融、后土、蓐收、玄冥才为五正官职。五正之官分别是:金正之官名蓐收,相当于司徒,主管民政;木正之官名句芒,相当于司农,主管农业;水正之官名玄冥,相当于司寇,专管刑律;火正之官名祝融,相当于司马,主管军队;土正之官名后土,相当于司空,主管建筑。

埃及拉神:(前2494-2345)

[1]( Ra ,有时拼作 Rah ,较为准确的应作 )是 古埃及太阳神 。从 第五王朝 (公元前2494年至公元前2345年)开始,成为古 埃及神话 中最重要的神,被看作是白天的太阳。一千多年以来,拉一直是埃及的最高神,直到阿肯阿顿(akhenaten,即阿蒙 霍特 普amenhotep四世)的宗教改革, 阿顿 (aton)神(即朝之 太阳神 ,他的形象是一枚日轮)以外的崇拜都受到禁止。后来,对他的崇拜与赫里沙夫(heryshaf)结合在一起。

古埃及人自称KMT,其后常用的Hamite闪米特人一词即源于此词,因此,古埃及人属于广义的闪族。闪米特人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共同祖先。闪族的传统信仰是相信唯一的至上神安拉(犹太人称之为God,中亚有的民族称之为拉胡,名称不同而含义一样)。古埃及人所称“拉”与其它闪族所称“安拉”,在文化来源上应该有某种关系。

拉的主要崇拜中心在赫利奥波利斯(在埃及称为卢努“Iunu”-“柱石之地”),在那里他被当作地方太阳神“阿图姆”。通过他或与他结合成“阿图姆-拉”(Atum-Ra),成为九元神之首和鼻祖,其它八位是舒(Shu)和忒弗努特(Tefnut)、盖勃(Geb)和努特(Nut)、奥西里斯(Osiris)、塞特(Set)、伊西斯(Isis)和涅弗提斯(Nephthys)。



古埃及拉神

商朝始祖(公元前2100年)

帝喾是契的父亲,据古籍记载他刚生出母胎,就知道自己的名字叫“俊”,俊在甲骨文中写作一个鸟首兽身的形状。关于帝俊本人的故事,主要是《山海经》中记载的帝俊与五彩鸟交友的故事。《中国神话传说》和《山海经校注》的作者袁珂(1916—2001)先生从帝俊的象形认为他是东方殷民族所奉祀的上帝,“就是一个长着鸟的头,头上有两只角,猕猴的身子,脚只有一只,手里常拿了一只拐杖,弓着背,一拐一拐地走路的奇怪动物,这就是他们的始祖神了”。关于契的母亲,《诗经 长发》中说:“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东汉末年郑玄为之作《笺》,郑的注解是:“禹敷下土之时,有娀氏之国亦始广大,有女简狄,吞鳦卵而生契。”屈原对这个传说说得更详细,《楚辞 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又《天问》:“简狄在台喾何宜,玄鸟致佚女何嘉。”东汉王逸注:“言简狄侍帝喾于台上,有飞燕堕其遗卵,喜而吞之,因生契也。”契的母亲叫简狄,属于有娀部落,嫁给高辛部落首领喾,喾建造高台给简狄居住,由于台比较高,就有燕子飞来飞去。有一天燕子在高台上下蛋,简狄吞了燕卵怀孕生下契。燕子是黑色的,所以叫玄鸟,稍晚的文献对这个故事也有记载。《吕氏春秋 季夏纪 音初篇》:“有娀氏有二佚女,为之九成之台,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谥隘。二女爱而争搏之,覆以王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北飞,遂不反,二女作歌一终,曰‘燕燕往飞’,实始为北音。”看起来简狄还是北方民歌的创始人。《史记 殷本纪》说:“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其实商人与历史上的游牧民族相关。


商王亥的资料中,发现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现象,即高祖亥的亥字,甲骨文中或从鸟,或从隹,隹亦即鸟,或从萑,萑亦即鸟,或从手持鸟,更与《山海经大荒东经》 “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之说相合。无独有偶,高祖夔的“夔”在甲骨文中亦作鸟形。从以上资料来看,在商族先王的三个高祖中,其中的高祖亥、高祖夔在卜辞中均与鸟有关。甲骨文中的夔字作鸟形,以及亥字从鸟从隹,表明了早期商族以鸟为图腾的史实。

事实上,以鸟为图腾并非商族所独有。尤其是在古代东方,从山东到辽宁有许多关于鸟的传说。在山东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的遗物中,曾发现不少关于鸟的造型和纹样。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陶鬶,即是鹤、雁或鸠等鸟形象的塑造。环渤海东北而形成的国家,史称为燕,即奉燕子为神明。

商人在大禹时被封为火正:其实火正是主管军事的,这从颛顼帝时期一直沿用下来。

《山海经》中“帝俊 羿彤弓素繒, 以扶 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

亚述(前750-前612)

亚述人在 美索不达米亚 历史上活动时间约有一千余年,大致可分为早期亚述、中期亚述和亚述帝国三个时期。 亚述帝国 是其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称雄的时间从公元前8世纪中叶到公元前612年,雄踞亚洲一个多世纪。首都 尼尼微 成为世界性大都市。


古亚述人鹰神

亚述守护神-亚述耳



熟悉俄罗斯的人一定忘不了这个双头鹰的标志,沙俄时期这个双头鹰的标识见证了俄罗斯周边邻国的所有血与泪,不知道多少国家和民族丧生在了这面大旗之下。


事实上最早的 单头鹰作为一种标志被使用的历史非常久远,其最早可以追溯至古埃及,太阳神荷鲁斯是一个鹰头人身的形象,同时也作为法老王权的象征。

罗马共和国时期 单头鹰已经是一种代表力量和权利的标志,最常见的用途是划分古罗马军团,一个军团携带一个旗帜,上方配有银或铜质的单头鹰,在战斗中失去此旗帜被视为巨大的耻辱, 其后法兰克帝国、德意志帝国、美国、阿拉伯世界都使用过该标志。而双头鹰标志是东罗马帝国中期才开始使用的徽章,后成为俄罗斯的国徽。

君士坦丁堡牧区

在纹章学中鹰代表洞察力,勇气,力量和不朽,也被视为天空之王,上帝信息的传递者。从神话层面来说,鹰经常和希腊神话中的宙斯,罗马神话中的朱庇特或者北欧神话的奥丁联系在一起。


到了拜占庭帝国的时候开始有了变化了,拜占庭皇室原来只是沿用罗马帝国单头鹰的标志。在伊萨克一世在位时,帝国改用双头鹰作为国徽。其原因是为了显示帝国领土的地理特性,也即是拜占庭继承了罗马帝国在欧洲和亚洲东西两部分的领土。因此拜占庭君主身兼东西两方之王者,要同时照看两方的领土,因此为原有单头鹰加上另一个头,便成为今日各国双头鹰图案的雏形。自此以后,包括尼西亚帝国时期,拜占庭帝国一直使用双头鹰作为国徽的主体标志。

1453年,曾辉煌一时的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11世英勇战死。他的两个弟弟,一个后来臣服于奥斯曼帝国,另外一个带着两个儿子和女儿索菲亚·帕列奥洛格逃到罗马。后来,这两儿一女在其父死后被罗马教皇抚养成人。当时的罗马政治家们为了借助俄罗斯的军事力量抵御土耳其人,便用联姻的方式将索菲亚许配给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索菲娅由此佩戴着拜占庭帝国威严的双头鹰徽记来到了俄罗斯。索菲娅协助夫君把俄罗斯的土地基本上联合到一起,形成了一个疆域辽阔的统一的国家。1497年,双头鹰作为国家徽记首次出现在俄罗斯的国玺上。国玺上的双头鹰一直保留到1918年。

1993年11月30日,这只代表国家的双头鹰又“飞”回到俄罗斯国徽上。20世纪末,国家杜马从法律上确定了双头鹰是俄罗斯的国家象征。


在拜占庭日趋灭亡的过程中,欧洲两个大国将双头鹰图案引入自己的国徽,以显示自己是古罗马帝国的合法继承者地位。一个是俄罗斯,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在1473年娶了拜占庭帝国的索非亚公主后,将双头鹰图案放进俄罗斯国徽中,以示莫斯科是第三个罗马。而另外一个就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在君士坦丁堡陷落后,也把双头鹰便成王徽的主体,显示自己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室的地位。一些德意志地区的诸侯王室都引用了双头鹰标志,显示自己和哈布斯堡王室的亲密关系,直到现在奥地利的国徽都还是一只鹰。


在欧洲各国的争斗,通婚和交流下,雄鹰的标志不断的流通,从波兰到德国,上至斯拉夫兄弟,下至德意志哥们都迷上了这个威武霸气的雄鹰,甚至连元首都采用了雄鹰作为自己的标志。

说实话鹰是有双面性的,它既是勇猛剽悍、无所畏惧、自由和力量的象征也是野心最大,侵略性最强的一种鸟类,任何鹰都可以飞上3、4000米的高空,最高的甚至能飞上9000米的高空,他们会在高空俯冲下来直接用利爪扑向地面上的猎物,十分凶狠,往往能一击致命,没致命的话就更加痛苦了,猎物会充分享受到肌肉被刺入鹰爪的感觉。


鹰的野心和侵略性几乎是毋庸置疑的,不然又怎么会有鹰派的名字呢?

现代奥地利国徽

美国国玺

关于鸟图腾

世界鸟崇拜以鹰为尊。从古埃及法老时代起,鹰就被作为王室的标志。鹰崇拜广泛存在于古代许多民族中 ,尤其是草原游牧民族。细观鹰的形态,鹰不但具有极强的飞翔能力,能在空中长时间盘旋,而且从高空俯冲捕食之快捷、迅猛也为其他飞禽所不及。同时,它是天空中个体最大的鸟禽,具有强大的力量,能用双爪在空中运送庞大的猎物。以放牧、狩猎为生的游牧民族,怎么能够不羡慕这种无与伦比的飞行力量,怎么能够不崇拜这个接近苍天、靠近太阳的天空霸主?

这座雕刻描述的是一位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女神,可能是掌管性爱和战争的ISHTAR,或者是ISHTAR的姐妹掌管后世世界的ERESHKIGAL,应该是在汉莫拉比时期在巴比伦制造的

古埃及有翅膀的太阳盘是太阳神的一个象征,在这种图形中,太阳神被确信为会飞的穿越天空的猎鹰。之后我们可以看到两河流域和许多其他民族也采用埃及的这种符号。和埃及一样,苏美尔人也将鹰作为王室的象征。苏美尔王朝先后建起了许多城市,拉伽什城是5000多年前的第一位国王乌尔王朝的统治中心,在拉伽什出土的一块兀鹰碑上,就描绘有苏美尔城邦国王率领部队征战的场面。鹰头人身形象是两河流域常见的艺术造型,亚述神话里的主要大神是亚述耳,就是鹰头人身,背有二翅,这个神应该是受埃及神话鹰头人身的太阳神拉的影响。

苏美尔鹰神

作为游牧民族的文化传统,猛兽也常常与猛禽结合在一起,构成这个部落国家的保护神。我们在巴比伦与波斯文明中,可以看到众多类似的形象,王宫有形形色色的狮头鹰身神,如在阿尔巴乌德出土的铜制狮头鹰身浮雕,反映了苏美尔人神话传中守护神英杜格的形象,这个狮头鹰身神兽展开巨大的双翼,双翼下面守护有两头牡鹿,极具游牧文化特点。这种有翼的鹰头狮身怪兽形象是西方艺术品中常见的题材,同时也影响东方。在缅甸的建筑物上也都雕刻有这种狮头鹰身的兽像,传说它能飞,能游,善走是三栖的万能神兽,力大无比,变化无穷,神奇万能。

鹰是游牧民族崇奉的猛禽,游牧民族是走遍世界的民族。因而,鹰及动物纹饰,在我国北方、蒙古、南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直至黑海沿岸的整个欧亚草原民族中都很盛行。阿拉伯人的祖先曾经是沙漠中的游牧民族,所以阿拉伯人大多爱鹰,许多国家的国徽就以鹰作为标志。在俄国、奥地利、普鲁士及其他的欧洲国家,也常能看到鹰的雕饰。

这种鹰鸟崇拜几千年前就一直盛行在沙漠草原的游牧部落中。考古发掘的材料表明,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阿勒泰地区的游牧部落就已经盛行着对鸟禽的崇拜。1929年发掘的巴泽雷克1、2号墓中的主人,身上或纹有翼兽,或纹有带鸟嘴的鹿身猫尾动物,墓中出土的文物中也有鸟头、翼虎之类的东西。


前沿资讯公众号:世纪风云潮




点击 蓝色字 免费订阅,

多玛启示录



前沿资讯公众号:世纪风云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