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华网
新闻有深度 思想有温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 ·  4 天前  
人民网  ·  “神仙日子”,都是谁在过啊?! ·  4 天前  
新华社  ·  夜读|今晚,讲三个“容”字 ·  5 天前  
中国新闻网  ·  郑钦文退赛 ·  6 天前  
新华社  ·  你好,湖南!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华网

因为这个动作被骗五万元!小心!这八种行为易泄露隐私

新华网  · 公众号  · 社会  · 2016-12-04 11:19

正文

近日,广州的朱先生在银行因为一个不良习惯,被骗走了5万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请大家往下看!



接到电话,对方准确说出自己信息


10月27日,朱先生到新塘镇沙埔的一间银行网点办理了一笔转账业务。傍晚时分,朱先生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银行”客服,询问他当天是否办理了一笔转账业务,朱先生称是,对方便说:“银行的电脑系统出了问题,你要立即把资金转移到另一个安全账户,否则明天上班以后银行电脑系统重启,你的资金可能会丢失。”


朱先生看到来电是以“2”开头的8位数号码,以为是银行的办公固定电话,而且对方准确说出了他曾经办理过的银行业务,他深信不疑,遂按照对方要求,通过银行柜员机将50000元转入对方指定的银行卡上。之后,朱先生发现被骗,遂向警方报警。


接到报警后,警方立即开展侦破工作。由于事主是在银行办理业务后被人诈骗,民警立即调取了银行内的监控录像,很快在录像中发现了线索。每名事主被骗当天,在银行业务大厅内总会出现一名或两名神秘男子,他们不办理银行业务,只是在银行内逗留,民警经过细致观察发现这些神秘男子有重大作案嫌疑人,于是迅速将其锁定,布下大网等待抓捕时机。



11月13日,警方经过缜密侦查,在增江街一废弃石场抓获2名诈骗嫌疑人。经审讯,2名嫌疑人交代了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目前,2名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案件仍在进一步审理中。


揭密:废单乱扔泄露隐私导致被骗


两名嫌疑人为何对事主当天在银行汇款的情况了如指掌的呢?


据嫌疑人交代,他们每天都会在银行里面蹲点,看到有些来银行办理业务的人把一些填写错误的开户单、转账单等单据扔到废纸篓。等事主走后,他们就会趁银行工作人员不注意,将废单捡走。然后等到银行快关门时,他们就冒充银行工作人员,根据废单上留下的手机号码给事主打电话,谎称银行系统出现故障,要求事主把卡上资金转到所谓的“银行安全账户”。



之所以等到银行快关门的时间才打电话,这样事主就无法去银行柜台咨询,嫌疑人就可以骗事主到柜员机操作,进而骗取事主的钱财。


警方提示:妥善处理银行单据


在银行办理业务时填写错误的废单,不少市民会搓成纸球后随手丢掉,由于废单上填写了市民的姓名等多项重要个人信息,一旦落入诈骗分子的手里,他们在行骗之时就能准确说出这些信息,致使事主放松警惕。


警方提醒市民前往银行办理业务时,务必养成不随手丢弃废单的习惯,在离开柜台时将其带走并做销毁处理,在接到涉及转账电话时,切记要认真核实,以防上当受骗。


   注意!这些不经意的行为会泄露你的隐私!

1

小心这样的充电宝!



朋友、同事之间,借用充电宝是常有的事,但是,如果是这样的充电宝↓↓


在充电的同时,你手机上的信息也可能被悄悄盗取。



2

手机的4种功能最好关掉!



3

网上测试最好别做!


据央视报道:“东东上辈子是弼马温”“王强未来身价是5头牛”……微信上“算命游戏”火了。记者搜集了朋友圈11种“算命游戏”,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检测发现,它们真的会收集隐私!你输入姓名、生日、电话都可能被骗子得到!



4

手机不要随便卖掉或者丢掉!


杭州一老师把手机卖了,数据删了,但几天后在网上看到了自己的照片。实验证明,手机里删除的数据,通过技术大部分都能找回来!“手机的flash芯片用了一种磨损均衡技术,删除不是真删除,而只是做了标记。”



还有,这八种行为易泄露你的个人信息!




来源:新华网河北频道综合广州日报、人民日报等

编辑:谷朋、吴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