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北京时,我20岁,没有学历,没有背景,并不自信,一无所有。
十年以后,我还在这个城市里,做着我想做的事,我没有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
但是,我没有去过自己不想过的生活。
”
——柏邦妮
4点50,10号线发出了第一辆车,这辆有46站的地铁,每天早上,满载着年轻人从角门西、从宋家庄、从城市的另一端跋涉而来。
深夜
11点,
东三环上川流不息的车海,
CBD、
中关村的写字楼里的每一盏灯,都向你发出了讯号:
奋斗路上,我们与你并肩前行。
这里有辞了老家国企工作,在北京半路出家,创办大象公会的黄章晋;有倾家荡产,仍要背水一战的罗永浩;当年那个带着家里全部积蓄,在北电旁听的柏邦妮,经过12的努力,终于在北京圆了编剧梦;
因为北京允许做梦,也给了你圆梦的机会。
北京有
6052家公共图书馆,每个周末都是爆满
,考完
CFA,可以继续读个MBA,只要你肯努力,人生的高度没有尽头;
24小时对外开放的健身房,在北京比比皆是,工作再忙,体脂率也不能丢,因为他们相信自律意味着成功,好体魄才能支撑你的奋斗。
这些年轻人来自五湖四海,做着不同的梦,他们告别了温柔的家乡,不约而同得选择了北京,没有人嘲笑梦想,因为
只有敢做梦的人才能扎根北京
。
而这片热土,有挑战,有机遇,也有敞开胸怀的包容和多彩,北京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让生活在这里的年轻人,在用力工作的同时,也能用力的生活。
白天,你可以是坐在光华
SOHO的“
苏明玉
”,左手PPT右手计算器,面对工作披荆斩棘,当别人口中的职场强人,也能在下班后,转几站地铁的功夫,化身迷妹,为偶像卖力挥舞荧光棒。
曾经只在电视上见过的开心麻花、德云社,现在看他们的演出,成了周末最常见的消遣,光是剧场,全北京就有600多家,歌剧话剧,悲剧喜剧轮番上演。
北京青年的文娱生活究竟有多火爆?听大麦网的小伙伴说,
2018年北京演出市场票房高达
17.76亿
,难怪每逢演唱会工体路必堵,各大音乐节场场人气爆棚。
听音乐剧、看展览、看比赛如今可是年轻人追求品质生活的象征。除去庞大的就业机会,
足够丰富的文娱活动,也是年轻人愿意义无反顾、坚守北京的重要原因呐
。
而上“大麦”选场心仪的演出,早就成了北京青年吃饭、听歌外的另一种日常。
北北打开大麦
APP粗略数了下,光是6月的演出就将近有
24场演唱会,54场音乐会,73部话剧歌剧演出
,再加上曲苑杂坛、舞蹈芭蕾、儿童亲子、展览休闲这些类目,林林总总算下有几百场演出,再刁钻、小众的口味,你也能在几百场演出中找到同好和共鸣。
比如你喜欢
怀旧经典,热爱摇滚
,
6月8号就有一场罗大佑《当年离家的年轻人》演唱会,摇滚live,现场气氛一定非常high,
如果你是
NANO,在北京的小伙伴就有福了,6月中旬的UNINE粉丝见面会,北京站仅此一场。
要是你有颗文艺心,尤伦斯的
毕加索真迹展一定符合你的胃口
~
这可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大规模毕加索的真迹展览,不用走出国门,就能近距离欣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