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却做不到”的第三个好处:我不用付出代价了。
没有能力可以培养能力,没有资源可以累积或置换资源。除了那些违反物理定律的事情,世界上没有做不到的事,只有不值得去做的事。
而得到,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欢乐颂》里的曲筱绡比出租屋的三个姑娘赚得多,并非仅仅因为人家是富二代,更是因为她所付出的强有力的人格能量,敢大量麻烦白富美安迪搞GI项目,还敢背着安迪借谭总之名搞项目。为了谈项目,她付出了大量的冒险、魄力、策略以及智谋。
付出,不是蛮拼,因为它不仅是体力的付出,更是人格层面上的付出,需要大量的精力、智力、自尊、勇气等。
比如说减肥和学外语这事,无比简单,道理你也都知道:“管住嘴,迈开腿”、“多读、多说、多听、多练”。可你为什么做不到?
一个考过GRE的姑娘曾经跟我说起那些惨痛的经历:每天把自己按在自习室14小时以上。我顿时明白了,这哪是仅仅需要付出体力和毅力,还需要付出好心态。
我有时候很羡慕咪蒙和罗辑思维们,但是想到他们要日更、天天写、天天想,我就怵了,想想还是远观下比较好,我宁愿选择不成功。
如果你觉得自己对于某些道理“知道却做不到”,你就要问自己:
-
你真的想做到吗?
-
你为什么想做到?
-
为了做到,你愿意付出多少?
-
这值得吗?
很多时候你发现,成功是你想要的,不吃苦也是你想要的。两者不可兼得,还是选择后者吧。吃太多苦会死,不成功却不会死。
也许你想要的,只是依赖,只是:我不想付出,但我还想做到得到,那看起来很酷。
所以当你觉得“知道却做不到”,不如直接说:这不值得我去付出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