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最称得上爆炸性的新闻,是美国确定将派高级代表团参加“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带团前来的,将是美国总统特别助理、白宫国安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波廷杰。此君记者出身,先后在路透社和华尔街日报呆过,后加入美国海军陆战队,作为情报人员在阿富汗服役,追随已经辞职的弗林进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
虽然并非首脑出席,但美国
“
参与
”
这件事,本身就已经蕴含了足够的信息量,称得上相当重磅的
“
神逆转
”
。
巧合的是,一个月以前,侠客岛就刊发了《
我这有个一带一路,特朗普你考虑考虑?
》的文章,大家有兴趣可以阅读旧文。
波廷杰
参与
谁会来参加“一带一路”峰会,一直是世界各方关注的焦点。截至目前,确认出席的嘉宾名单中,有
29
国的元首和领导人,
92
个国家的
9
名副总理、
7
名外长、
190
名部级官员,以及
61
个国际组织的
89
名代表。
在今年
4
月的
“
习特会
”
上,习近平明确表示,作为全球头号大国,欢迎美方参与
“
一带一路
”
的框架内合作;但
此前,对是否参与
“
一带一路
”
,美国始终按兵不动,
也没有派出重量级官员前往北京捧场的意思。因此,在正式消息官宣之前,
大多数观点认为
“
美国将很有可能缺席
”——
就像奥巴马政府曾经缺席亚投行那样
。
但就在峰会召开前
2
天,美国确认派代表团参加,事态完全逆转。虽然参加峰会并不必然意味着美国未来会参加“一带一路”的合作组织,但这就好比俩人约会,姑娘先答应你出来吃饭看电影,就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
虽然
“
一带一路
”
最初的规划中,有几十个沿线国家,但发展到目前,显然已经不局限于地图上的两条线路,而成为一个依托欧亚大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复兴、提振全世界经济的
全球计划
。
既是全球计划,主要经济体的参与就非常重要
。比如传统的西方七大工业国,首脑来华的是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因为有大选等国内事务,所以派了财政大臣、经济部长等来华;日本派了自民党干事长,欧盟来了副主席,美国则是这一代表团。加上联合国秘书长、国际组织首脑等,
“
一带一路
”
峰会的多边参与,显然已经从中国倡议变成世界共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美国改变了思路?
思路
首先是中美贸易关系的改善
。此前,华盛顿的部分中美关系专家分析,如果美国
“
缺席
”
,其主要原因应该是特朗普政府尚未形成统一的对华战略、经贸战略思维。比如,到现在为止,他提名的驻华大使刚获批准,但负责亚太事务的副国务卿、助理国务卿和美国贸易代表等职位仍无人选,团队内部对华强硬派和对华合作派仍在交锋。
但从目前看,合作派暂据上风,中美的贸易关系改善也在首脑会晤的促进下迈出了第一步。
就在宣布参加峰会的同时,中美宣布达成了十项贸易协议
,涉及农产品、金融服务、投资和能源等多个领域。
其次,特朗普政府对
“
一带一路
”
长期的观望带来了转机,这和奥巴马政府完全不同。
2014
年,中国宣布筹建亚投行时,奥巴马政府充满了猜忌与排斥,不仅拒绝加入,还主导了一场反对亚投行的
“
围剿
”
行动,没想到最后头号盟友英国带头倒戈。
事实上,
现在华盛顿智囊机构对对
“
一带一路
”
所持的主流观点是:这是一个由中国倡议的一举多得的地缘经济大机遇。
这一区域内的人口、经济规模,以及倡议所带来的天量投资规模,都是美国难以拒绝的
“
蛋糕
”
。特朗普是个商人,他不会看不到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
那么,我们为何如此看重美国此次参与峰会?美国又能在
“
一带一路
”
中发挥何种作用?
角色
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看来,以此次峰会为契机,如果美国真能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具体合作中,本身就意味着巨大的突破和机遇。
他给岛叔讲了一个故事。在跟英国
48
集团主席交流时,对方就提到,全球化有
300
年的历史,英国引领了其中的
200
年。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英国在很多方面有经验和优势,比如沿线国家的宗教、法律、英联邦国家的治理、包括当地的工程师协会、律师协会、会计师协会等,英国都有充足的资源,来帮助中国共同解决问题。
如果是美国呢?想象空间就更大。
在现在的国际框架下,包括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在内的国际机构,很多本身都是美国主导的。美国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也可以提供多方合作的平台和实力。
“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中国邀请多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就好比中国是创始群主,是创始人,但公司要发展,公司治理结构就会变成董事会制定游戏规则、规范化团队运作的阶段。
”
王辉耀说。
事实上,
特朗普政府奉行的是
“
交易式外交
”(transactional diplomacy)
路线,较少受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干扰,也更加务实。在
“
一带一路
”
的框架内,美国与中国也确实存在着广阔的合作前景
。
以金融为例,据亚洲开发银行估测,
“
一带一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