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ONE一个
每天努力为您推送值得阅读的—文字故事、唯美图片、精选视频!期待你的加入.....ing!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ONE一个

你所有那些不为人知的努力,都被旁人称之为:幸运

ONE一个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10-15 12:1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我喜欢故事开头

念初中的时候,班级里有一个男同学,他上课的时候会号召大家一起溜号,闲扯,调皮捣蛋,跟老师抬杠。


自习课上看课外书,桌子上的笔是用来转来转去的,下课会第一时间冲出去踢球,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你几乎看不到他在学习,可奇怪的是,他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学年榜单前几名,无数花痴苦读的少女为他的聪明竟折腰。


传统的学霸,应该是听话的书呆子。可他号称自己从不熬夜苦读,每天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


我呢,看似很用功,上课认真听讲配合老师举手回答,同桌上课回来非塞给我一根台湾烤肠逼我吃,我只能趁着老师在黑板写字的功夫偷偷咬一口,然后小心脏扑通扑通充满了罪恶感。


下课还偶尔跟同桌一起背几个单词,自习课上从不扰乱课堂,把MP3的耳机线从袖口拽出来,跟同桌一人一支,小心翼翼的塞进耳朵里,再用长头发盖上,假装很认真的低头写字,其实是在抄歌词,那已经觉得自己很叛逆了。


我也会读课外书,不是那种漫画跟武侠言情小说,不是故意展示给别人看我要跟枯燥的教育斗争,晚上很少会在十点以前睡。一本一本的买磁带,听午夜各个波段的电台节目,我的电台情怀就是从那个时候培养起来的,磨磨蹭蹭的把老师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可像我这样看似一个乖巧刻苦学习的好孩子,除了作文,数学成绩差强人意。


有一次他把英语老师惹急了,我们英语老师向来心直口快,她指着那位男同学说,别看他一天天不学习,扰乱课堂,他是不让你们也跟着学,然后晚上回家偷着学,你们一个个才真傻,上当受骗,你知道我跟他妈妈聊天,他妈妈告诉我,他 回家话很少,吃晚饭就开始学习,经常在凌晨才睡,练习册做完一本又一本,做过无数套的真题试卷,这些你们知道么?


班级里异常安静,我偷偷瞄了他一眼,他脸上带着一抹奇怪的笑容,似无所谓,似尴尬,他想极力的掩饰自己的情绪,手却在扣桌子下面。其实,有一次我无意间翻到他的练习册时, 除了学校统一布置外,还有很多从海淀密卷到北京四环的模拟习题,统统写满了答案 ,我就猜到了,他不是一个只聪明不努力的人,那些写满了答案练习册,不会说谎。


只是我想,如果他能更好的利用白天时间,那么成绩应该不止于此吧?


大学的时候,系里边经常有逃课小分队,她们总是上课的时候抢占最后一排,趴在桌子上睡觉或者读课外书,老师点名后就消失,可是他们之中就有人得奖学金,有的人科科不挂。


那是考试前的黑暗一周,我看到了她们天没亮就去图书馆占座,晚上闭馆才回来,而我们还因为去吃烤肉还是火锅而争论不休。是凌晨还不灭的一盏盏小台灯,是走廊里背题时踱来踱去细碎的步子,而我们跟日常的作息并没有什么分别。


她们的努力跟平日里留给大家的印象相比,真的很容易被忽略,遗忘。最后的结果反而是,她们经常逃课,从不学习,天天不务正业,成绩好还能得奖学金,这不公平!



人既然知道努力就可以进步,为什么还是会不努力?


「努力就可以进步」,这个信念本身,就是很沉重的。

——越是把这句话当回事的人,生活中往往越是受到束缚,有压力。他们很可能会取得进步,但是,需要克服远远更多的阻力。


下面是详细解释:

什么叫努力?努力并不是一种客观的对行为的定义——小明今年看过100本小说,还在豆瓣写了100篇书评,每天都写到凌晨1点。请问这个行为是否叫努力?我想大多数人的答案是:不一定。


一方面得看小明做这些事的状态,他是很享受做这些事呢?还是硬撑着勉为其难?


——假如这就是小明的一个业余爱好,看得高兴,写得轻松,我要说小明是个努力的人,你多半会撇撇嘴不同意:这就算努力了啊?我刷电影还刷了100部呢,每天还能刷到凌晨2点呢。


所以,努力这个词本身,必须要包含「克服痛苦」的元素在内。


但是克服痛苦,就可以算作努力了吗? 也不一定。



在「为什么心急如焚时间很紧的人反而更愿意选择游戏?」这个问题的说明里,提到过一个现象:


「题主并不是一个喜欢游戏的人,实际上我玩游戏并得不到快感,并且觉得厌烦」。


那么,他强忍厌烦,一遍一遍地打着毫无快感的游戏,这一行为克服了大量痛苦,但似乎也不算努力?


对此你会有一个很通俗的解释:光克服痛苦有毛用啊?干的又不是正事。

所以,什么是正事,对于努力与否的判定也很关键。


前面的问题,如果加一个预设条件,小明今年准备考研,但是他每天不看书复习,而是焚膏继晷地看小说和写书评,这些事他做得很辛苦,也并不快乐,但他就是忍不住做啊做,反正就是不复习。


现在他积累了丰硕的成果,但你还是会觉得他不努力——因为你觉得他干的不是正事。


可是,如果小明是一个专栏作者,职业写书评为生,或者他是大学里研究通俗文学的博士生,总之看小说是他的「正事」。


然后,他做出的行为和前面的情况一模一样——已经快看得吐了,但还是很辛苦地看啊看,每天看到凌晨。这时,你一定会对他肃然起敬:真努力啊!偶像啊!

所以一模一样的行为,有时叫做努力,有时不叫做努力,完全取决于参照系。


「努力」逼着你把全部的痛苦聚焦在所谓的「正事」上,也就是,你希望取得「进步」的地方。


现在我们来说进步。

什么叫进步?为什么不是左步右步?不是退步?


「进」代表了一种时间关系上的参照,即「未来要比现在更好」。至于这个「好」在哪里,则取决于不同人的价值观,俗一点不妨是挣钱多少,高尚一点不妨是知识能力的高低,对这个人是复习考研多看两页书,对那个人是多写一篇专栏的稿子,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当我提到「进步」的时候,我其实就暗含了一个思想:现在这样,是我不满意的。我不想继续像现在这样。


把以上几点结合起来,我们把「努力就可以进步」这句话,可以翻译如下:

现在这样,是我不满意的。我不想继续像现在这样。我希望能够针对我不满意的方向,持续做一些特定的事情(我知道需要克服大量的痛苦)——但愿,我就终于不用像现在这样了……


「努力就可以进步」,你以为是很积极昂扬的,健康振奋的。

不是,它的潜台词,实则是很阴暗沉重的。最沉重的一点就在于: 现在,我不满意自己。


现在,我不满意自己。 好好想想,这个信念潜移默化地,给你带来了多少压力。


会让你不快乐,让你觉得现在这些时间都没有价值。

会让你耽于幻想,沉迷于将来有朝一日成功后的如释重负。

会让你忍不住泄气,自怨自艾,精神萎靡,缺乏动力。


「啊,还是先睡一觉,先吃点零食,先刷刷淘宝,养精蓄锐再开始努力好了……」

因为啊,努力,一定是 痛苦 的。


被这个信念坑苦了的人想:我不想那么痛苦行不行?能不能找一件让我快乐的事情去努力?


把兴趣当做努力方向不就可以了吗?从今以后就研究美剧、电影或游戏为生了不就可以了吗?


这样是不是就乐趣百倍,没有痛苦了啊?——不,这样的结果只会是你慢慢失去兴趣。


然后重新感觉到痛苦……感觉到肩上的担子一天比一天重。


原理很简单:既然努力,你就要当正事来做。


做正事,你一定会想要「进步」。



「进步」我们说过了,就等于说现在——你,还,不,满,意,自,己。


大概就是这样了。努力就可以进步,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怪圈。它创造了痛苦(对自己的不满),同时又指导你用痛苦(努力)去克服这种痛苦。然后如果你做不到,你就会更痛苦。至于说,为什么我做不到?从目前的答案来看,最通常的解释无非就是:因为你还不够能忍受痛苦呀……


我有时会尝试另一种思路,试图帮助别人建立不一样的信念,这样问题会清爽很多。但这个过程非常艰难,也没法通过这道题目解释清楚。我在这里把这个信念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做事就可以有结果,不管做的是什么事,都一样。」


这句话和「努力就可以进步」,实质上是一回事,但是它们背后的情感含义完全不同。如果你用这句话来取代「努力就可以进步」,也许做事对你来说就会容易一些。大家感受一下。

喜欢请关注、转发、分享哦!


-end-

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还不错请识别 “关注” 一下

或许我们还有很多未完成的故事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请点个赞,让我知道你来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