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云上毕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云上毕节

毕节这里,有“黑金”!

云上毕节  · 公众号  ·  · 2025-03-29 12:3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

正值春耕最佳时期

近日

记者走进 七星关区岔河镇戈乐村

冬荪种植基地

村民们正在 翻土、摆放菌种、撒白糖水......

不远处的爬山机、刨花机

发出阵阵轰鸣声

树林下整齐排列的菌床

悄然孕育着“黑金”

村民何美边摆菌种边笑道

“以前种苞谷看天吃饭
现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汪书记带着我们跟土地‘较劲’
较出了金疙瘩!”
她算了一笔账
“一亩林地产冬荪300斤
烘干后每斤能卖到340元

比起种植玉米 一下子翻了几十倍”

这般热气腾腾的春耕图景

搁三年前想都不敢想

2022年以前的 戈乐村

因土地多为

透气性强的沙质土壤

保水保肥能力差

传统作物产量低、收益微薄

没有任何产业支撑

为了发展戈乐村特色产业

毕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选派的
驻村 第一书记 汪智宏
带领村支两委前往
赫章、织金、大方等地四处考察
他发现
戈乐村的“短板”意外契合

冬荪的生长需求

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冬荪种植上

冬荪作为珍稀食药用菌

对生长环境极为挑剔
戈乐村的沙地既能避免积水烂根
又便于菌丝呼吸
1700米以上的海拔保障了昼夜温差
而茂密的林地

则替代了人工遮阴网

干才是硬道理!

汪智宏把以前竹荪种植经验
和冬荪技术嫁接
他亲自到田间培训工人们
摆放菌种、盖铺料、糖水灌溉等技术
还参与 建起了
高温锅炉房、简易无菌接种室
在他的努力和指导下
2024年冬

戈乐村冬荪迎来了丰收

目前

戈乐村已成功落地
20亩冬荪种植基地
解决本地本村
就近务工岗位 1200人次
下一步
村里计划玉米与冬荪间种
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玉米植株高大
为冬荪提供遮阴环境
冬荪的代谢产物则改善土壤结构
促进玉米生长
形成绿色生态循环

在戈乐村的青山翠林间

冬荪的破土而生

不仅是土地的逆袭

更是发展思维的蜕变

从“对抗自然”到“顺应自然”

从“靠天吃饭”到“向生态要效益”

这条高海拔山区的特色农业之路

为乡村振兴提供了

充满智慧的“戈乐答案”

编   辑|卢香梅

责   编|杨   莉

编   审|张丽莎

监   制|孟性荣

总监制|朱光伦

|郑语欣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图片

更多新闻

点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