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公司承建的国网新源辽宁清原抽水蓄能电站6号机组成功并网发电,标志着电站6台机组全部实现发电投产,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胜利。
辽宁清原抽水蓄能电站是
东北地区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
,项目总装机容量180万千瓦,安装6台单机容量30万千瓦可逆式水泵水轮机发电电动机组,设计年发电量30亿千瓦时,年抽水电量40亿千瓦时。
上下水库落差约400米,发电及储能效率很高,是东北地区的“超级充电宝”。
公司承建内容包括
上水库、下水库、输水发电系统、机电设备安装、金属结构设备安装等。
清原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坝体长510米,高89.2米。
公司建设团队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项目建设,建设“智慧”大坝、精品大坝。
施工中,公司组织研发了“无人驾驶智能操控”型振动碾并成功应用,采用了先进的数字化大坝智能监控系统,建立了实时、智能、全程、高效的大坝填筑施工过程智能化碾压系统,打造了抽水蓄能行业的“新高程”。
清原处东北严寒地区,冬季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C,坝体施工中,公司采用新型防冰石材料,增强了坝体的防冻性能,降雪在坝体上形成明显的“积雪分界线”,可谓电站的一道奇观。
电站坝体结构、启闭机室、地下厂房等主要设施均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不做额外装修。
墙面光鉴如镜,人影清晰可见,公司研发的“大型电站厂房清水混凝土精细化施工关键技术与应用”已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质朴美观又低碳环保,充分践行了绿色发展理念。
在输水发电系统、机电设备安装、金属结构设备安装等项目施工中,公司建设团队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打造抽水蓄能电站机电安装施工领域的“新高地”。
进入地下厂房,6台机组整齐排列,“全明星”机组阵容强大。首台1号机组于2023年12月投产,在高速旋转375转的情况下,振动摆度平均值只有0.05毫米,比一根头发丝还要细微。中央电视台、辽宁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相继进行了专题报道,给予高度评价。
2024年,2-5号机组相继投产。2-6号机组在1号机组“发电抽水双工况精品机组”的基础之上,精益求精、臻于至善,满负荷运行时,几乎纹丝不动,摆度精度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高速之下,念好了“稳”字诀。
抽水蓄能电站的发电原理是,当水流从上水库流下冲击转轮时,带动转子高速运转,不断切割磁感线,从而产生电能。这其中每一个工序、每一步衔接都是精细之举。
清原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由引水主管、岔管、高压支管以及尾水支管组成,钢管制作总量约2.8万吨,共计1649节。
如果把电站比作一个人的身体,那么向水轮机输送水源的管道就相当于连接心脏的“主动脉”,安装质量直接决定着机组能否正常运行。
公司建立数字信息化智能压力钢管加工厂,全过程把控钢管制作及安装全过程,自主研发了高强钢焊接数据监测系统,形成了压力钢管下料、制作、焊接、防腐、运输和安装成套关键技术,成功将1000兆帕级压力钢管应用于输水系统,并有力验证了1000兆帕级压力钢管在高压环境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该成果填补了国内水电行业1000兆帕级高强钢研发及应用方面的技术空白,实现了新材料行业首发和工程示范应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水泵水轮发电机组及全厂管路预制和电缆三维敷设施工环环相扣,项目部依托数字化技术、智能化制造技术、云计算技术,形成了一套完整且成熟的标准施工体系。
定子组装、蜗壳水压试验、座环平面打磨以及机组盘车等均实现了智能化、可视化管控,提供了精准的数据分析信息,为确保机组高精度安装打下了坚实基础。
转子是水轮发电机组的核心部件之一,清原抽水蓄能电站每台机组转子的重量达430吨,需要安装近4万个零件。项目部采用叠装工艺,通过BIM技术进行建模预安装,将磁轭片以正反螺旋上升叠片方式进行叠装,磁极间支撑采用与磁极一体长形支撑板结构,保证了这颗“大心脏”在高速离心状态下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