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化纵横
《文化纵横》杂志,倡导文化重建,共同思想未来,精心为您提供深度阅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文化纵横

“普京搞不定的金砖货币计划, 却将希望寄托于中国”?|文化纵横热文重温·10月

文化纵横  · 公众号  ·  · 2024-12-16 18:43

正文

↓ 进入公众号 点击右上角“...”设 置星标

防止内容走丢

2024全年 6期一次 发货 ,看得爽快,更享折扣
购买2025/2024全年 赠送文创周历(仅剩171份)
2024+2025双年、2025+电子刊, 组合下单更优惠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文化纵横》邮发代号: 80-942



为与更多读者分享优质深度内容,特推出“文化纵横学术新媒体热文榜”。热文榜以文章品质为基本标准,结合各平台阅读数据和读者反馈情况。以下8篇热文精选自2024年10月编发文章。欢迎您点击阅读,重温对话,回看那些思想争鸣的火花。

陈蕊 (编辑)
文化纵横新媒体编辑部


01 “普京搞不定的金砖货币计划, 却将希望寄托于中国”?

鉴于俄乌冲突以来俄罗斯遭遇的金融制裁 俄罗斯推进 “建立一个不受西方制裁的国际支付替代平台”的 意图广受关注 。此前, 普京曾推动创建金砖国家通用货币,在层层阻力面前,他坦承当前的“时机还不成熟”。与此同时, 从亚洲到拉美,“去美元”逐渐成为“全球南方”管控自身风险的战略性共识。重构 金融货币秩序,已成为全球化秩序演变进程中最核心的问题之一。 (点击阅读)



02 赵燕菁: 股市巨震, 中国经济来到最为危险的时刻

中国经济亟需注入“活水”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围绕牛市,是否有经济基本面的支持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本文认为, 央行需坚定立场,加大对股市的投入,并做好资本大量套现离场的准备,此时绝不能畏惧成本压力,更不能害怕有人指责债务增加。 一旦中国经济失去来之不易的良好势头,再次组织一场战役就会更加困难。 (点击阅读)


03  “再不改变, 我们将迎来一个中国对美国出口管制的世界”: 美智囊预警?

长期以来, 西方对 中国的创新能力抱有 成见。本文是西方智库耗时 20个月对中国10个高科技行业进行的调查。其结果显示:中国在模仿与创新结合的情况下,用十年左右的时间便将成为全球技术经济权力的中心。需要警醒的是, 这一系列“捧杀”中国各行业全面领先的声音,更像是为推出对华更严限制措施而做的准备。 (点击阅读)


04 “消费能力严重外流”, 我看透中国经济乏力的直接动因

本文认为,面对总需求不足、内循环疲软的问题, 症结在供给侧。既有的大规模生产方式, 不适应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导致大量消费外流。 当前确定刺激政策的资金投向时,应重点考虑:在短期内能拉动有效需求,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在长期中能创造出推动企业转变生产方式的有利条件。作者认为,乡村空间现代化建设,正是满足这两个条件的领域。 (点击阅读)



05  诺奖巨大争议背后: “《国家为什么失败》, 不能解释中国的成功?”

今年的 诺贝尔经济学 奖颁给了 三位 新制度经济学 。因 分析中国崛起具有一定解释力, 新制度经济学在中国受众颇广。 而本文认为,这一理论把历史上的前因后果完全倒置了:当 西方工业化的成果被误认为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贫穷国家则被引向资本密集型工业、现代金融体系和民主政治体制的发展道路。这最终导致了政治不稳定、发展停滞和金融危机。 (点击阅读)


06 日本人为何不理解, 中国人会资助族内最穷的好孩子上大学?

在中国民间社会,历史上始终存在以相互扶助为基本机制,以均平为理念的“生民社会主义”。这种朴素的情感意识,使得近代以来在建立现代主权国家的过程中,中国人易吸纳社会主义理念。 在当代中国,自上而下的国家主导型社会主义在救灾和大规模基础建设中至关重要。面对自下而上的并非整齐划一的生民的诉求,重访历史传统的潜力与活力尤为关键。 (点击阅读)



07 北大教授: “当优势阶层选择逃离, 留下的就是普通民众的孩子”

倡导“拔尖创新”式的精英教育时, 中国 教育的底色和基础,仍是 容纳全国50%以上学生的 2000个县级中学 。然而, 地方政府基于经济理性,偏向于创造教育政绩,使资源日益集中于“超级中学”; “条块分割”的行政架构,使 基础教育经费在县级财政中“主”不起来; 生源的可流动性以及地区之间生源竞争市场的形成,让县域教育陷入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之中。 (点击阅读)



08  200枚导弹齐发? 伊朗突然出手的深层逻辑

自去年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一个名为“抵抗轴心”的武装行为体频繁行动,即伊朗领导,包括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伊拉克人民动员武装等在内的反美反以联盟。本文指出, “抵抗轴心”的兴起是美国在地区行使霸权、造成中东安全困局的结果。 很多人担心这些行动会激进扩大战争,而作者认为,“抵抗轴心” 是伊朗恢复地区战略平衡的一次尝试。他们 从来没有全面出击的意图和动作,意在通过不对称打击升级威慑。 (点击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