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王冠雄频道
十大自媒体,转型互联网教练。专注科技商业,每日一深度!商务13521140909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王冠雄频道

天猫超市×联华超市!阿里新零售商业的碾压式大招正在蓄力中

王冠雄频道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7-05-27 19:4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如果说中国互联网谁最有底气将一个完全陌生的概念催熟,那绝对是阿里。从天猫到飞猪,从双十一到新零售,阿里用一个个全新概念开启了时代变革。阿里如同围棋中的天元一样,成为新零售领域最光彩夺目的存在。


我们都知道,2017年被阿里定义为“新零售元年”,一场针对零售产业的高速改革不断进行。截至目前,阿里巴巴投资布局了包括苏宁、银泰、百联、三江、日日顺等公司在内的累计数十个项目。 (马上点标题下蓝字关注可获取更多内幕,每日一深度!)



最近阿里通过入股,落子在三千商超卖场“联华超市”。棋局落子,若不知深意,那颗子可能就是对手满盘皆输的根由。


这背后的深意,今天我来为大家详细解读。


【竞于战略,阿里入股联华的背后深意】


早在数年前阿里与苏宁战略合作时,我就说过传统产业和互联网之间不是颠覆和被颠覆的关系,而是融合促进的关系。这一点在此后几年互联网与实业的互相渗透中屡屡被证实。


现在,中国正在发生一场举世瞩目的消费大升级。消费者的价格敏感性在逐渐的削弱,崛起的是“品质经济”。


互联网通过信息的连接和产业效率的提升为消费者降低了交易成本,而线下的优势也不能忽视,实体场景带给消费者的是更为细腻的情感连接,以及一场覆盖“眼耳口鼻舌身意”的立体体验。时代真的变了,这也是阿里布局“新零售”的重要原因。


所谓布局,是棋盘中的每一个落子,都是影响未来战局的潜在关键点。没有对布局的敏感直觉,仅靠过去经验来判断,很难逃离最后被合围的命运。而阿里入股联华超市,正是“新零售”战略的重要一环。


众所周知,马云提出的新零售,核心就是线上、线下、数据、物流,通过这四方面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零售行业进行深度整合,从而提供统一而多元化的体验价值。如果说淘宝继续统筹线上、天猫直接切入数据、苏宁强于物流和大型线下mall,那么联华超市则是如同细胞一样密集而蓬勃地出现在用户的高频生活场景中。



在这种长远布局上,时间、资金、人员、产业链等等各个环节都必须紧密配合,至少不会有太大的疏漏,同时还要防御对手对现有市场和用户的蚕食。阿里通过入股联华超市,对联华超市遍布全国的3618家门店开展新零售布局和改造,以此满足消费者全时段、全客群、多场景的消费需求。


这样一个巨大的商业生态,玩好了就能让每一个用户享受线上+线下从支付流程到配送服务都极致到心跳加速的购物体验,实现一场对对手的华丽碾压。


【逐于智谋,新零售之战的布局拆解】


要谈到新零售之战的智谋,我们还是从围棋说起。


僧人一行在谈围棋时说过一句:此但争先耳,若念贫道四句乘除语,则人人为国手。在数学高手一行眼中,围棋问题不过是数学问题,只要学会他的解方程法,人人都可以变成大国手。但是问题来了,普通人的大脑根本不会自动将围棋变成数学,这大概就是学霸与学渣的区别。


之所以说拆解,是因为阿里巴巴在“新零售”上的布局,恰恰正是应用了这样的手法。场景革命早在三四年前就开始提了,电商平台之间的红海竞争一直焦灼,O2O线下商超一直没有行之有效(包括商业效益和用户体验)的解决方案。为什么直到阿里提出“新零售商业”概念后才将所有的都串联了起来?


一来阿里已经具备了从生态角度去连接线上和线下的能力和战略眼光,二来阿里早就通过天猫超市、日日顺物流、苏宁等布局线下O2O,拥有了直接打通垂直到社区的线下生态的能力沉淀。


一场商业重构的使命,需要极高的战略才能和实践能力去落地。在这条新零售建立之路上,有两个关键点是必须要把握的。一个是时机,一个是势能。


所谓时机,就是在对手未反应过来之前,把握先发优势迅速抢滩线下。2014年入股银泰,2016年入股苏宁,期间伴随着天猫升级、O2O布局完善,这些都只是前奏,2016年在日日顺和菜鸟物流共同升级了自身物流体系之后,阿里在2016年底正式提出了自己的“新零售战略”,2017Q1刚过就宣布入股联华超市,迅速将线上、线下、数据、物流四大战略点全部铺齐。



所谓势能,就是对用户心智的全方位占领和对对手的强势覆盖。从这一点上讲,阿里+联华超市,目测将在不久的将来掀起一场“眼球风暴”。为什么这么说?联华超市具备全国网点布局能力,是业态最齐全的连锁零售超市公司,旗下商超品牌包括“世纪联华”、“联华超市”、“华联超市”、“快客便利”等。联华超市总门店数目已经达到3618家,遍布全国19个省份。而另一股东易果生鲜在生鲜电商中也占据领先地位,其在生鲜供应链和物流方面长期积累的优势,正好形成战略互补和业务协同。


可以说,通过一举占据数量庞大的小微商超门店,阿里的新零售战略将全面贯通其线上线下商品、支付、物流、会员这一系列落子,占据一片坚不可摧的整体地盘,强势切入消费者的高频生活场景,形成了线上线下合围之势。


【争于生态,新零售之战比拼的是速度】


如果说最早的互联网电商竞争比的是信息量,移动互联网电商比的是营销,那么在新零售时代则比的是生态协同作战能力。


购物节也好、VRAR技术引入也好、花式营销也好,无论你承不承认,再多的花花手段遇到海陆空全方位的生态攻击也得崩溃。


线上+线下的双重入口,物流+信息的全方位体验,多元化场景的高度配合,电商早就过了“靠流量赢”“靠节日赢”的单纯阶段,现在是“靠生态+速度赢”。一个重要的结果就是,那么晚一步进行生态布局的,以后要追赶上来也很难了。


你可以想象这么一副场景,未来你想购买一件东西,无论是生鲜蔬果还是日用品服饰,通过天猫超市下单之后,你可以选择在任何一个步行五分钟之内即可抵达的联华超市自取,或者选择物流一小时内送货上门。结合你的下单和个人征信等一系列数据,可以享受蚂蚁金服提供的金融服务,在更优价格之外,更快速的物流配送服务,苏宁银泰等的优质立体购物体验。



我们都知道,在下围棋的时候如果你的子周围没有“气”,就会被对手吃掉。而如果你排兵布阵足够巧妙,不管对方怎么打,你的一片棋都不会争端垮掉,你的这一片棋局已经活了。


同样的道理,这种生态协同作战优势,将形成强大的排他性壁垒。无论是线上的流量入口,还是线下联华超市的小微高密度场景入口,所连接的都是阿里的活棋范围,在这里对手没有任何机会。


今年2月,阿里巴巴集团就与百联集团达成了战略合作,两大商业领军企业将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在全业态融合创新、新零售技术研发、高效供应链整合、会员系统互通、支付金融互联、物流体系协同等六个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关于商超业务合作的具体方案还在商讨中,毫无疑问的是,这都将是影响整个零售产业、让人充满无限想象的大事件。没错,不分线上和线下。


【结束语】


将线下资源和能力拓展到网上,融合后再改造和优化线下流程,可以说将是互联网和传统企业的必由之路。而这条路的终点,是构建一个完整的零售生态圈,为消费者提供随时随地多场景的新消费体验。


从这个角度来看,入股联华、布局高密度商超,正是阿里的必然选择。未来将激发多大想象,值得期待。


王冠雄,著名观察家,中国十大自媒体(见各大权威榜单)。主持和参与4次IPO,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教练。每日一篇深度文章,发布于微信、微博、搜索引擎,各大门户、科技博客等近30个主流平台,覆盖400万中国核心商业、科技人群。为金融时报、福布斯等世界级媒体撰稿人,观点被媒体广泛转载引用,影响力极大,详情可百度。


我们的10万+和爆款文章


红包赢了,我们输了 互联网红利在消退 中国互联网20年 硅谷发展史和KK 重启技术理想主义 再见双十一,你好O2O 小米被华为超越真相 李彦宏本命年危局 马云的生态系统 马化腾的连接器+IP 头条要和微博开撕? 美团少年王兴 滴滴程维为何战胜Uber? 危险敌人刘强东 你不懂周鸿祎 坏孩子贾跃亭 好人张朝阳 被低估的曹国伟 丁磊的阴阳师 最有故事的王峰 APUS船长李涛 少数人的唯品会 红烧肉和王石落幕 忍辱负重杨元庆 致创业爱好者们 罗辑思维分手幕后 互联网必读10本书 大佬联袂推荐重创新


扫码关注。预告:人工智能新发展

"原文" 有图有真相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