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一键预约理财师
从4月经济增长数据来看,经济复苏动能继续衰竭,结构出现明显分化,当前外需显著强于内需。经过基数调整后,出口增速延续高景气,目前尚无证据支持出口转弱迹象。内需方面,消费再次走弱,增速不达预期,固定资产投资低位小幅回暖,地产韧性十足,制造业投资低位小幅回升,基建投资边际回落。总体来看,经济复苏结构分化严重,复苏动能持续走弱。
往后看,经济复苏是否能延续,需核心关注两方面:第一,内需能否接力外需。虽中国出口当前增速仍较快,但外贸景气度是否能延续,取决于海外供给端的恢复速度;后续新兴市场产能修复对订单回流可能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中国的出口份额。第二,在“三道红线”政策持续收紧及财政政策正常化的背景下,未来制造业投资和消费的修复幅度能否对冲地产、基建的回落速度。
图:社零及分项同比(%)
4月CPI小幅回升,同比增长0.9%,其中食品项价格同比下降0.7%,与3月持平,猪肉价格的持续下行是主要拖累;非食品项价格同比上升1.3%,服务项目价格同比增长0.7%,均在持续向上修复中。3月核心CPI录得0.7%,继续温和修复。
4月PPI加速修复,同比大幅上升至6.8%,在供需错配、全球流动性充裕预期叠加低基数效应影响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PPI加速上升。当前大宗商品价格环比增速放缓,预期本轮PPI上涨仅为阶段性上行,通胀压力不大。
货币与信用:
信用收缩延续,货币政策难有总量的大幅调整
进入5月份之后,流动性延续宽松。虽有地方政府债发行提速、企业集中缴税等抽水效应,但整体上对流动性的扰动并不大。DR007基本上还是在7日OMO 下方,1年期股份制银行同业存单也回落到1年期MLF下方。然而,流动性的宽松和央行并无太大关系,因为5月份以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依然“平淡”,整体上是净回笼的状况。我们认为,狭义流动性的宽松可能和信用的收紧有关。因为,4月份的新增信贷已经明显回落,超额存款准备金也因此提升,银行间流动性得以保持宽松。
图:流动性与利率
数据来源:同花顺、诺亚研究,数据截止2021/5/21
从目标而言,货币政策在类滞胀期存在操作困局,政策难以做总量松紧的大幅调整。一方面经济的不均衡掣肘了收紧,紧不好就可能引发经济加速下行;另一方面通胀的高位又约束了松,松不好则可能累积金融风险,发酵资产泡沫。
4月社融增速继续回落,整体上延续信用收缩趋势。新增社融同比少增,各分项基本都偏低,人民币贷款、企业债券、票据融资均低于去年同期。信贷方面,4月短期贷款大幅收缩,带动信贷整体走弱,可能与近期监管严查消费贷和经营贷有一定关联。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的中长期贷款均继续多增,但增速放缓,显示需求侧仍有支撑,实体经济仍在景气区间。
图:社融增速与新增社融结构
房地产方面,受到集中供地等因素的影响,4月房地产投资以及拿地数据有所回升,其余各项数据继续下滑,尤其是资金端方面,继续上月普降格局。销售累计同比增速尽管数据缓慢回落,但整体仍然维持高位, 韧性仍存。
4月房地产宏观数据
数据来源:Wind,诺亚研究
城市方面,一、二线城市价格上涨有所加快,成交增速下降;三线城市走弱最为明显,价格增速放缓,成交增速负增长幅度继续加深。
4月房地产城市数据
数据来源:Wind,诺亚研究
区域维度上看,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都市圈房价涨幅领先,东北、京津冀、中部涨幅落后。其中从同比角度看,一线城市中广州领涨(9.2%)、深圳垫底(-0.2%);二线城市中杭州领涨(8.4%),福州垫底(0.2%);三线城市中东莞领涨(12.3%)、菏泽垫底(-2.2%)。
环比看,一线城市中广州领涨(0.4%)、上海垫底(0.1%);二线城市中西安领涨(1.1%),长春垫底(0.2%);三线城市中常州领涨(1.5%)、廊坊垫底(-0.3%)。
数据来源:Wind,诺亚研究
注:区块颜色由暖色至冷色表示房价涨幅从高到低。
截至5月21日,当月A股市场小幅上涨0.7%。主要股指中,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表现领先,而深证成指较为落后。行业方面,本月出现了一定的轮动现象,今年以来涨幅居前的钢铁、休闲服务、轻工制造在5月转而下跌;而年初至今表现偏弱的国防军工、通信、非银在本月都录得一定的涨幅。具体来看,科技类行业依然领跑,消费和周期类行业的回报也仍较为分化。
市场风格延续上月以来整体均衡的特征。行业层面上看,金融、周期、消费、科技等大类行业中均呈现小部分个股跑赢全市场指数的现象,代表着行业中大盘风格相对强势。
图:市场风格表现
数据来源:同花顺,诺亚研究;统计时间:2020/1/1-2021/5/21
往未来看,小盘/均衡风格将更具优势。大盘/小盘风格层面,从基本面角度看,4月新增社融继续收敛,也验证了我们之前提出的观点,之后大概率将仍然呈现信用收紧的局势,结合小盘风格的相对估值目前依旧处于低位,因此利好小盘风格。价值/成长风格上,基于基本面看,短期利率料将平稳,长端利率可能下行;相对估值方面,成长风格仍在高位,所以整体将更加倾向均衡。
表:风格未来判断的打分
市场活跃度方面,5月份出现明显提升。首先,月内杠杆水平最高升至年初以来的高位,日均融资买入额占A股成交额比例较上个月提高7.7%;另外,市场成交额与换手率也均有所回升,本月日均成交额与换手率分别较前一个月增加13.2%、11.2%。
图:融资买入A股成交额占比
数据来源:同花顺,诺亚研究;统计时间:2020/1/1-2021/5/21
陆港通交易情况来看,截至5月21日,北上与南下资金均为净流入态势。从日均净买入金额来看,北上资金较上个月有所减少,而南下资金有所增加。从外资的行业偏好来看,这个月外资较为青睐周期与消费类行业。具体来看,主要增持能源行业,另外公用事业和日常消费也有所增资;主要减持的行业有信息技术、房地产和电信服务。
表:本月北向资金增持行业
数据来源:同花顺,诺亚研究;统计时间:2020/5-2021/5
量化模型跟踪方面,根据最新的性价比模型结果来看,整体市场性价比较上月有所提升。大类行业上,科技行业性价比有显著提高,另外,金融和周期性价比也有一定幅度的回升。消费整体性价比仍偏低,金融性价比较高。
图:5月宽基指数基大类行业性价比
数据来源:WIND,诺亚研究;统计区间:2012/1/1-2021/5/21
细分行业上看,从A股与港股的估值溢价水平来看,这个月多数行业均有所扩张,溢价有所收窄的是医疗、能源、金融和房地产。目前来看,A股行业中的日常消费位于历史极高水平,溢价水平最有优势的是房地产和材料行业。
图:A-H股溢价绝对数
数据来源:Wind,诺亚研究;统计区间:2016/1/1-2021/5/21
从当前估值/景气度匹配角度看,匹配较好的行业有非银金融、交运、汽车、化工、钢铁、有色等。
月度变化方面,周期上游和中游设备的景气度提升依旧较快,医药、交运、计算机以及非银金融行业景气度也有明显提升。
图:估值/景气度匹配
数据来源:Wind,诺亚研究;统计区间:2015/1-2021/4
A股一季度盈利情况来看,今年Q1利润增速低于疫情前同期水平。经一季报的基数调整后,增速仅为7.1%,而2019年一季度为9.3%。分行业看,基数调整后,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长速度较2019年改善的行业数量占比不到一半,且多集中在上游行业,例如钢铁、有色、采掘;下游行业的增速则普遍出现了恶化。
图:一季报A股整体盈利
数据来源:WIND,诺亚研究;统计区间:2015Q1-2021Q1
5月份,债券市场依然延续资金面宽松主线,利率整体下行。中上旬,受制于通胀压力,长端利率下行受到压制。进入下旬,黑色系商品大幅回落,通胀压力缓解,长端利率也展开快速下行。信用债方面,由于并无新增重大违约主体,市场风险偏好平稳,在欠配压力驱动下,信用利差整体回落,其中,中等级信用利差回落较为明显。
数据来源:同花顺、诺亚研究,数据截止 2021/5/21
商品价格从3月末开始重拾上升趋势,5月初呈现加速上涨的特征,并且PPI数据也是持续快速拉升,但同期10年期国债利率却震荡下行。通胀出现——债券利率上行,这一传导链条的背后是通胀会导致流动性收紧。而如果通胀不触发流动性收紧的话,这一传导链条也就会失效。这一轮商品的上涨,更多是因为供给收缩带来的,那么长端利率的上涨反映了需求端的不足,根据我们对宏观基本面的判断也是如此。所以,我们认为,债券市场的上涨仍会持续。
图:国债利率和商品的背离
数据来源:同花顺、诺亚研究,数据截止 2021/5/21
5月份,在需求端恢复的背景上,油价整体上涨,但受印度疫情以及伊朗供给冲击预期影响,涨势较为波折。往后看,全球油品需求回暖已是大概率事件,供应端伊朗潜在风险可能迎来释放时点,油价多空逻辑均难以占到主导,短期或延续震荡行情,后期方向的选择主要取决于需求恢复的程度以及伊核谈判的进展。
5月份,以有色和黑色金属为首的原材料再次迎来一轮新的快速上涨行情,通胀预期走高使得实际利率被压低,进而抬升金价。短期来看,在美联储宽松政策不变的情况下,通胀预期相对跑赢美债名义利率,实际利率走低,金价震荡上涨。但从中长期来看,随着就业的恢复,美联储也必然会退出购债计划,如此,实际利率上行,金价将会相应走弱。
股票多头:建议配置GARP型或擅长中观景气度比较的基金经理。
从去年截止至2021年5月14日,股票多头策略跑赢沪深300,累计收益率达56.28%,超额收益达33.2%。3月以来,股票多头管理人的超额收益获取能力不断增强。在经历了一波成长的调整后,股票多头管理人通过深挖个股、结构微调,做出了超越市场的超额收益。
从投资角度来说,估值和盈利的匹配性是未来需要考虑的核心要素,因此建议配置GRAP型的基金经理。另外,擅长中观景气度比较的管理人在今年也值得重点关注。
图:202年以来股票多头策略收益率
数据来源:朝阳永续,诺亚研究,统计区间:2020/1/1-2021/5/14
业绩来看,2021年5月,价值风格的基金表现最好,成长风格紧随其后。5月份风格的变化较大,上旬大宗商品大涨带动价值风格行情,下旬大宗商品出现回撤后,以核心资产为代表的成长风格反弹较大。2021年的权益市场已经从估值拉动变为盈利拉动,市场出现结构化行情,风格变换和扰动加剧,建议忽略风格的选择,重视个股挖掘。因此,
在基金管理人的选择上,建议选择风格偏均衡、个股挖掘能力强的管理人。
股债混合:首选偏债混合基金。
5月,沪深300股息率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比率处于历史上25%分位之上,相较4月略有小幅提升,但是依旧没有回到中位数水平,说明股票的投资性价比依旧不高。长期来看,经济增速中枢的下行会带来长端利率中枢的下降,短期来看,商品价格回落也是支撑利率债的有力依据。债券的投资性价比相对股票更高,建议首选偏债混合基金。
图:沪深300股息率/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数据来源:Wind,诺亚研究,数据截止2021/5/24
债券策略:纯债方面,建议增配中长期纯债基金。
在市场流动性较为宽松的情况下,伴随着股市震荡,市场风险偏好有所回落,截至24日,5月债市利率整体下行,尤其是长端利率下行明显,平均久期更长的中长纯债收益表现好。我们认为从长期债市供求关系来看,
债券投资应适当拉长久期,增配中长期纯债基金,减配短期纯债基金。
二级债基波动较大,受大盘整体震荡的影响,截止24日,5月混合二级债基指数跑赢纯债基金指数。
图:主动管理债券策略表现
数据来源:Wind,诺亚研究,统计区间:2020/5/1-2021/5/24
各债券指数均有所反弹。一方面债市利率略有下行,另一方面各信用等级利差收窄。各信用等级债券指数在近一个月均有所上升,利率下行带来的久期收入和信用“下沉”带来的票息收入均作出了正贡献。
建议增加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配置。可以关注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适当拉长久期,获取利率下行的市场Beta收益;信用债方面,建议关注擅长高信用等级债券投资的基金经理,但我们认为今年信用违约风险仍然较大,不建议过多的信用下沉。
图:各信用等级债券利差走势
数据来源:Wind,诺亚研究,统计区间:2020/5/1-2021/5/24
图:各信用等级债券指数走势
数据来源:Wind,同花顺,诺亚研究,统计区间:2020/5/24-2021/5/24
量化指增策略:
量化指增的收益来源一方面是市场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一方面是指数的Beta收益。中高频策略获取超额收益的难易与市场的活跃度和波动率相关,同时中低频策略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与市场风格的稳定性更相关。
今年春节后市场活跃度持续回落,5月份整体的市场成交量和换手率维持在近一年中位数水平,日均成交额8000亿左右。且从市场波动率来看,5月的沪深300和中证500成分股波动率中位数较上月均略有回升。我们预计短时间内高频策略收益端环境不会有明显改善。
从超额收益分布来看,市场环境边际改善。截至24日,5月沪深300和中证500成分股个股相较于指数的涨跌幅集中度上升,整体中位数右移,沪深300成分股超额收益为正的个股占52%,较上月的39%上升,中证500成分股超额收益为正的个股占50%,较上月35%上升。概率上,对于分散投资、持仓股票多的量化策略来说,获取超额收益难度减小,市场环境改善。
去年8月以来,市场偏向大盘风格,今年2月开始市场小盘收益率超过大盘,但市场整体环境震荡。在Beta端,从沪深300和中证500指数的相对性价比来看,
我们认为中证500指数估值的历史分位更低,更具备配置价值。
图:市场活跃度
数据来源:同花顺,诺亚研究,统计区间:2020/5/21-2021/5/21
量化中性策略:
量化中性策略的收益来源主要是对冲掉市场收益之后的超额收益,既受到超额环境的影响,也受到市场整体贴水环境的影响。从对冲成本端来看,近一年来上证50和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年化贴水率中位数在4.0%、6.4%,中证500股指期货的年化贴水率中位数在10.8%。值得注意的是,5月,沪深300股指期货、中证500股指期货贴水均有所收敛。近一月来,中证500股指期货当月合约的年化贴水率为4.3%,下季合约年化贴水率为12.3%,私募基金成本端压力有所缓解,利于新建仓产品。
综合量化中性策略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以及一定的对冲成本,短期整体维持谨慎中性的观点。从产品配置角度,
我们认为中证500量化中性策略要优于沪深300量化中性策略。
图:三大股指期货年化升贴水率
数据来源:同花顺,诺亚研究,统计区间:2020/6/1-2021/5/24
图:中证500股指期货各合约年化升贴水
数据来源:同花顺,诺亚研究,统计区间:2020/5/24-2021/5/24
管理期货(CTA)策略:
5月份整体期货市场的波动率上升,波动率上升约57%。4月南华商品指数月成交额依然保持在近五年中位数水平附近。月度趋势来看,4月份商品普涨,5月黑色系回调明显,苹果、LPG等领涨,但整体而言波动增大和减小分布较为均匀。
疫情后,期货市场的整体趋势和波动会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的趋势,今年以来,大宗商品已经历了几轮的大幅调整,商品价格上涨的趋势渐缓,叠加国家对于原材料价格的把控,我们认为未来中长周期趋势策略面临一定挑战。但同时,我们认为商品的波动仍会延续,CTA中短周期趋势策略作为与股债相关性低的配置型产品,仍然具备投资价值。
图:5月主要期货品种波动率概况(%)
数据来源:同花顺,诺亚研究,统计区间:2021/4/1-2021/5/24
私募股权:
关注三类管理人,分别是头部管理人、在TMT(TO B)和医疗领域多有布局的管理人以及科创领域垂直型管理人。
投资端来看:5月,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数量、投资金额都呈现降低的状态。投资数量555件,较上月减少235件;投资金额1556亿元,较上月减少1165亿元。整体来看,私募股权的投资有减弱的趋势。
分行业观察:5月,企业服务、医疗健康是最受欢迎的投资行业,但是热度较之前略有回落。智能硬件、网络社交的热度持续回升。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培训的热度回落非常明显,近期海淀区发布对教育培训机构的不利政策,或对该行业有更深影响。
策略上,从行业投融资数据看,IT及信息化、制造业、互联网、医疗健康等一直是最受投资人看好的方向。其中,随着TO C互联网趋于饱和,TO B领域吸引了更多投资人的目光,资本开始向企业服务、智能制造等产业领域迁移。建议关注在TMT(TO B)和医疗领域多有布局的管理人。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原本主要覆盖TO C 企业的管理人转而加大对TO B领域的投资,应当关注其能力和资源是否与新的方向匹配,比如是否配备了该领域的专业投资团队。
另外,头部管理人在募投两方面都有优势。2017年底开始的募资难题一直在延续,并且逐渐传导至投资端,GP缺乏可持续投资弹药,更多机构选择观望等待。另一方面,在市场低迷时刻,资金更青睐确定性更高的优质项目,优质项目也更愿意与头部机构合作。在这样的市场中,没有良好品牌、业绩背书或者项目获取能力较差的中小机构普遍面临没钱可投,有钱没项目可投的尴尬境地。相反,从募投两方面去看,头部机构都更具有优势,除了好项目涌向头部机构,就连资金也都向头部聚集,而且股权投资基金的业绩具有高度持续性,业绩水平处于市场头部的基金,其后续基金有更大的概率仍然处于市场头部。因此,建议继续关注能够实现跨周期的优异投资业绩的头部GP。
图:私募股权市场投资情况
数据来源:同花顺,诺亚研究;数据截止2021/5/25
图:私募股权部分行业投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