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税务报
立足税收,面向社会。您的关注,我的力量——欢迎来这里作“税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退市!美妆巨头官宣! ·  6 天前  
中储棉信息中心  ·  纺织观察|纺企补库起色不大 疆棉报价非常混乱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税务报

【本报专稿】中国经济半年报超出预期 成绩单背后的税收力量

中国税务报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7-24 10:52

正文


  中国上半年经济数据7月17日出炉,多项经济指标超出预期,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更趋明显,表现亮眼。

  

  根据国家统计局当天发布的数据,中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381490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均同比增长6.9%。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解码6.9%:结构优化 动能转换

  

  经济增长6.9%;城镇新增就业735万人;CPI上涨1.4%;货物进出口增长19.6%;6月末外汇储备30568亿美元,连续5个月增加……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成绩单”,一连串亮眼数据,引来国内外积极评价。

  

  “中国经济增长再次超过预期!”不少专家表示,从上半年数据来看,中国经济今年全年的增速或将超过预期。

  

  除了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稳定的经济增长表示肯定外,许多学者也关注到6.9%等数字后的经济结构变化——

  

  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3.4%;

  

  服务业主导经济增长的特征更加明显: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达54.1%,高于第二产业14个百分点;

  

  新的市场主体竞相成长:前5个月全国新登记注册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4.7%,日均新登记注册企业1.6万户;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壮大:上半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8.6%,增速快于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2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3.9个百分点;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和养老等产业快速发展,分享经济蓬勃成长……

  

  有分析称,中国经济增速加快的原因是工业产出和消费增长强劲以及出口复苏。曾经是中国经济主要推动力的银行贷款等投资增长开始放缓,中国工业和消费,特别是网商销售增长迅速,工业产出和服务业也在强劲增长。这些经济再平衡迹象令人鼓舞。

  

  投资结构同样不断在优化。今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1.5%和22.3%,生态环保、水利、交通和教育投资分别增长46%、17.5%、14.7%和17.8%。中国经济呈现出许多新的气象。

  

  国家发改委政研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严鹏程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不再单纯依靠基础设施等投资拉动。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来源有4个方面:消费支撑、新动能的成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应和企业微观主体的活力。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研究室主任牛犁说,相比去年同期,投资增速的确在下降,外贸的改善和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内需不断增加,民众从经济增长中获得红利,这是经济转型成功的例证之一。对此,荷兰国际集团安银银行的经济学家依瑞斯称:“中国经济增长非常强劲。这更像是一个消费故事而不再是投资故事。”

  

  有专家表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亟须加快新旧动能的转换,打造支撑未来增长的新引擎。比如,目前不断推进的“双创”工作,共享经济、无人机、机器人、云计算等新生动力,让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延续。新经济因素快速成长,持续推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将使中国经济增长保持更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结构在改革中优化,动能在转换中增强,质量在转型中提升。“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将为完成全年主要经济预期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邢志宏说。


成绩单背后的税收力量


 木子

  

  今年以来,财税政策加码发力。一方面,上半年财税收入好于预期,支撑财政支出保持了两位数增长,能够突出民生保障重点;另一方面,减税降费频频送出“大礼包”,结构性减税力度和效应显现。税收在助力经济发展特别是推动经济转型、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

  

  在近几日国内外热议的中国“年中成绩单”背后,税收为6.9%的GDP增速作出了巨大贡献。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94306亿元,税收占比85%;税收增收额占财政增收总额的92.9%,比2016年全年提高了13.3个百分点。分析上半年财政增收结构,税收占比上升,非税占比下降。这种更为科学的结构,也意味着在“支”的方面,税收同样贡献巨大。

  

  因为政府“钱袋子”更鼓,支出就更有保证。今年上半年,百姓最为关心的教育、就业和医疗等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幅。这正来源于税收的有力保障。

  

  实际上,这份亮眼数据的取得,是在减税降费的大背景下实现的。近年来,我国持续大力推进减税降费,助力企业增效、增添市场活力。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表示,全年减税降费将达到万亿元。“两会”后,总理连续5次部署减税降费工作兑现这一承诺,可见做“减法”的力度和决心。

  

  “减法”换来了“加法”和“乘法”。企业负担降低,活力增强,效益提高,反过来也能促进经济发展,财税增收。而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正在于这种蓬勃兴旺的市场活力。当然,减税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活力,还有发展信心,它激发了新的市场主体竞相成长。这,既是一种良性循环,也是未来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底气。





来源:中国税务报